下消化道出血的4大病因

来源:民福康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肠道肿瘤、肠道血管病变、肠道炎症性疾病以及肛管直肠疾病。肠道肿瘤中,恶性的结直肠癌因组织生长致破溃出血,与年龄、饮食、家族病史等有关;良性的腺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因摩擦、血供等原因出血。肠道血管病变方面,血管畸形因血管壁异常破裂出血,与年龄、遗传相关;缺血性肠病由肠系膜血管缺血致肠壁损伤出血,常见于动脉硬化等患者及低血压状态者。肠道炎症性疾病里,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因素相关,年轻人多见;克罗恩病涉及多因素,青壮年为主,吸烟为重要危险因素;感染性肠炎由病原体侵袭肠黏膜致出血,儿童易患。肛管直肠疾病中,痔疮因腹压增加、静脉回流不畅等出血,孕妇高发;肛裂由便秘致肛管皮肤裂开出血,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

一、肠道肿瘤

1.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下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表面易发生破溃、出血,尤其是当肿瘤侵犯到肠道血管时,可导致较大量的出血。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这可能与年龄增长肠道黏膜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积累增多有关。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进而增加下消化道出血风险。有结直肠癌家族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使得他们比普通人群更易患结直肠癌,也就更易出现因肿瘤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

2.良性肿瘤:如腺瘤性息肉,息肉不断生长,在肠道蠕动过程中与肠壁摩擦,或因血供异常等原因,容易引起表面糜烂、出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肠道内可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发生下消化道出血风险极高。幼年性息肉也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儿童,一般认为与错构瘤有关。

二、肠道血管病变

1.血管畸形: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类较为隐匿的病变,常见的有血管扩张症、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壁结构异常,在长期的肠道压力、血流冲击等作用下,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得血管畸形导致的下消化道出血相对更常见。患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全身血管存在发育异常,肠道血管也常受累,易出现反复的下消化道出血。

2.缺血性肠病:多由肠系膜血管缺血导致肠壁损伤、坏死、出血。常见于患有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肠系膜血管容易发生狭窄、栓塞,引起肠道缺血。老年人因血管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患缺血性肠病风险增加,进而导致下消化道出血。长时间低血压状态,如严重脱水、休克等情况,也可引起肠道灌注不足,引发缺血性肠病及出血。

三、肠道炎症性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肠黏膜糜烂、溃疡形成,从而引起出血。年轻人发病率相对较高,与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和出血。长期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增加下消化道出血风险。

2.克罗恩病:为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肠道溃疡深大,容易侵蚀血管导致出血。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吸烟是克罗恩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病风险高于不吸烟者,且吸烟还会使病情加重,增加下消化道出血风险。

3.感染性肠炎: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病原体侵袭肠道黏膜,造成黏膜损伤、溃疡,进而导致出血。卫生条件差、饮食不洁等易引发感染性肠炎。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易因感染病原体而患感染性肠炎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

四、肛管直肠疾病

1.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表面为黏膜,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排便等腹压增加情况下,内痔黏膜易破损出血。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会导致肛周静脉丛血液回流不畅,压力升高,引发或加重痔疮,增加出血风险。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痔疮发病率较高,且孕期腹压持续较高,容易出现痔疮出血。

2.肛裂:多由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等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排便时溃疡创面受到刺激,可引起出血,通常伴有剧烈疼痛。儿童因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易发生便秘,从而增加肛裂及出血风险。老年人肛管皮肤弹性下降,也较易出现肛裂。

了解疾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出血,其主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发炎、溃疡、肿瘤及功能亢进等,下消化道出血最多见的原因是由于结直肠发炎、息肉、肿瘤等因素导致的。可采用抑制胃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肿瘤性原因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
什么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造成消化道出血多见的原因是消化道的溃疡,还有肝病表现出肝硬化后造成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有就是外伤导致的的。还有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消化道出血,具体原因应当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怀疑有消化道的溃疡,一般需要做消化道的纤维胃镜或者结肠镜检查。同时应当抽血化验血小板凝血象。如果外伤导致的表现出出
消化道出血应禁食几天?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禁食的时间和出血的量,及造成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消化道出血的量比较少,并且是由于表浅性溃疡或者是饮食不当及药物性黏膜损伤等造成的出血,禁食的时间需要3~7天,经过对症治疗很快会痊愈。如果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癌、门静脉高压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等,由于疾病可以反复表现出出血的
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可以造成黑便的情况,之因此大便颜色变黑,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出血中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而且亚铁颜色多为黑色的情况,因此大便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血的量比较多,同时在肠道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缘故。
消化道出血会死亡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若是特别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具体和个人的病症和治疗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适当的是可以服用一些技术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消化道出血大便呈现什么颜色?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多呈现暗红色或者是鲜红色的粪便,这和出血的部位以、出血的程度、速度、肠道蠕动的速度等有关。如出血部位接近乙状结肠或者直肠的话,则血液的颜色是偏鲜红色的。如果出血量少,速度慢,出血位置在右半结肠,大便也可以是黑色。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多数是由于胃炎、肠炎、胃癌等疾病导致的,病人最好先经过胃镜、肠镜、血常规、X线钡餐等检查确定病因。一般少量出血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急性大出血者需卧床休息,暂时禁食,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以使用单极或者多极电凝进行止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颜色可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便一般呈黑色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中滞留,因此使得血液中的铁形成了硫化亚铁,造成大便颜色发黑。如果病人出血量比较多的话,还可能会表现出鲜红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消化道出血症状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能会表现出大便带血和呕血,并伴随腹部剧烈疼痛和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有的病人还可能会表现出心慌心悸和意识障碍,如果出血量比较多的,还可能造成昏迷。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肠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肠道表现出肿瘤造成。平时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休息,有不适及时就医。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会痛吗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疼痛,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是呕血和黑便,但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可以出现疼痛,比如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导致腹痛。下消化道出血由于血液是刺激成分,会刺激到胃肠道蠕动加速,有轻微痉挛的现象,所以下消化道出血的人有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出现便血,便血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是消化道出血本身不
消化道出血几天能痊愈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重症,究竟几天能够止血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一般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数可以自动止血,但如果病变存在,则会反复出血。而慢性出血,比如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往往是小量、间断地出血,可能首先会发现贫血,才会发现大便性状的改变。所以,消化道出血多长时间能够缓解、痊愈,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赵玉洁 主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任何地方出血,消化道很长,从食管一直到肛门,有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任何地方有出血现象发生,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分成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标准,屈氏韧带以上称为上消化道,以下称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胰管、胆道出血。下消化道主要是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
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主要以临床检查为主,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便潜血阳性的结果,一般考虑出血量比较少,在五到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柏油样便,考虑出血量在五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血及便血的表现,出血量有可能会达到一百毫升以上。
黑色大便是消化道出血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黑色大便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不过如果患者近期吃一些动物血制品,食物代谢以后就会导致黑便。如果患者排除食物因素,就要考虑消化道出血情况,导致出血病变原因比较多,和炎症、息肉、肿瘤、外伤、药物刺激等都存在关系,需要患者就医检查,确诊病变后再进行治疗。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硬化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一般不能自愈。但是如果消化道出血量非常少,平时加强生活饮食保养,个别患者可能有出血自行停止的表现。在患者出现病情发作时,需要及时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