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当天抽血查什么
分娩前需进行多项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可了解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高龄及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产妇需更关注;凝血功能检查能评估凝血状态,高龄及有既往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产妇需重点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肝肾功能情况,高龄及有肝肾疾病病史产妇需严格检查;血型检查以防分娩失血输血,有输血史产妇需重视;传染病筛查为保护相关人员安全,有传染病接触史或既往病史产妇需进行。
一、血常规检查
1.目的及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血红蛋白对于携带氧气至关重要,在分娩过程中,充足的血红蛋白能保证产妇和胎儿的氧气供应。一般来说,正常孕妇血红蛋白值应在110g/L以上,如果低于此值,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输血等干预措施。同时,还能查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的风险,比如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产道感染等情况,通过分类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其他类型的免疫反应。
2.年龄因素影响:对于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相对有所下降,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高龄产妇发生贫血、感染等风险相对较高龄较低的产妇有所增加,所以更要密切关注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
3.病史因素影响:如果产妇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如地中海贫血等,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异常表现可能与既往病史相关,需要结合既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制定更合适的分娩及后续处理方案。
二、凝血功能检查
1.目的及意义:分娩过程中可能会有出血情况,凝血功能检查能评估产妇的凝血状态。主要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正常的凝血功能保证分娩时能正常止血,若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例如,纤维蛋白原降低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年龄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凝血功能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老年产妇相对年轻产妇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的概率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分娩当天对老年产妇的凝血功能检查更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凝血问题并处理。
3.病史因素影响:如果产妇有既往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如患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在分娩当天必须重点检查凝血功能,根据既往病史调整分娩方式及产后的处理方案,以降低产后出血等风险。
三、肝肾功能检查
1.目的及意义:了解产妇的肝肾功能情况。肝功能检查可以查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评估肝脏的代谢和合成功能;肾功能检查查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肝肾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肝肾功能异常情况,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需要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年龄因素影响:高龄产妇本身肝肾功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所以在分娩当天更要严格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产妇安全。
3.病史因素影响:若产妇既往有肝脏或肾脏疾病病史,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分娩当天的肝肾功能检查尤为关键,通过对比既往指标能更好地评估当前肝肾功能状态,为分娩及产后的处理提供依据。
四、血型检查
1.目的及意义:明确产妇的血型,以防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大量失血需要输血的情况。如果产妇是稀有血型,提前知晓血型可以做好血液储备等准备工作,确保在需要输血时能及时获得合适的血液,保障产妇生命安全。例如,Rh阴性血型的产妇,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需要提前准备Rh阴性的血液。
2.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产妇的血型分布没有绝对的差异,但血型检查本身是必要的常规检查,与年龄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应对分娩时可能出现的输血需求。
3.病史因素影响:如果产妇有过输血史等情况,血型检查可以明确当前血型情况,避免因血型不符导致输血反应等不良后果,所以有输血史的产妇在分娩当天血型检查尤为重要。
五、传染病筛查
1.目的及意义: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筛查。这是为了保护产妇、胎儿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例如,若产妇患有乙肝,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对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也需要及时采取隔离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2.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产妇感染传染病的概率没有特定的差异,传染病筛查是常规的分娩前检查项目,与年龄无关,主要是为了保障分娩过程中的感染防控。
3.病史因素影响:如果产妇有传染病接触史或既往有传染病病史,在分娩当天必须进行传染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隔离、阻断等措施,保护相关人员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