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便失禁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神经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影响排便反射调控)、肌肉因素(肛门括约肌损伤及肌肉萎缩影响其正常功能)、疾病因素(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其他因素(年龄增长致身体机能下降、精神因素干扰排便反射、药物使用不当影响排便调节)。特殊人群需格外关注,老年人要注重护理和盆底肌锻炼,糖尿病患者要控糖和检查神经功能,孕妇分娩时要减少括约肌损伤,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要加强护理,儿童出现失禁应及时就医并安抚情绪。
一、神经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可损伤大脑皮质、基底节等与排便控制相关的神经中枢,导致排便反射的调控异常。例如脑梗死患者可能由于梗死部位影响了神经传导通路,使大脑无法准确感知直肠内粪便的充盈状态和及时发出排便指令,从而引起大便失禁。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会破坏神经纤维的髓鞘,干扰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影响排便的协调控制。帕金森病患者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神经递质失衡,不仅出现运动障碍症状,还可能影响到胃肠道的神经调节,造成大便失禁。
2.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阻断脊髓与大脑之间的神经传导,使排便反射弧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如颈椎、胸椎或腰椎骨折导致脊髓横断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患者无法感知直肠内的情况,也不能自主控制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而出现大便失禁。
3.外周神经损伤:骨盆手术、会阴部手术等可能损伤支配肛门括约肌的阴部神经。阴部神经损伤后,肛门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导致其收缩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控制排便。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肠道和肛门的神经纤维,使肠道蠕动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出现大便失禁。
二、肌肉因素
1.肛门括约肌损伤: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会阴侧切或产钳助产时,可能导致肛门外括约肌撕裂。若损伤未得到及时、正确的修复,会使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和功能受损,无法正常闭合肛门,引起大便失禁。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手术治疗时,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损伤了肛门括约肌,也可能导致大便失禁。外伤如车祸、刀伤等直接损伤肛门括约肌,同样会影响其正常功能。
2.肌肉萎缩: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功能衰退,肛门括约肌也会出现生理性萎缩,其收缩能力减弱,对排便的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大便失禁。长期卧床的患者,因缺乏运动,肛门括约肌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也会逐渐萎缩,导致大便失禁。
三、疾病因素
1.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吸收和蠕动功能。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大便变稀,且患者可能无法及时感知排便冲动,增加了大便失禁的发生风险。结直肠癌等肠道肿瘤,肿瘤可能阻塞肠道,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同时破坏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神经,影响排便的正常控制。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放射线可损伤肠道黏膜和血管,引起肠道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大便失禁。
2.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基础代谢率降低,肠道蠕动减慢,可引起便秘,但也可能因肠道功能紊乱而出现大便失禁。脑血管意外后的患者除了神经损伤因素外,还可能因长期卧床、饮食改变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大便失禁。
四、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的肌力减弱,神经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变差。同时,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增加大便失禁的发生风险。
2.精神因素: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使其无法正确感知排便需求或无法表达排便意愿,导致大便失禁。长期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引发大便失禁。
3.药物因素:某些泻药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会导致肠道蠕动过度增强,大便次数增多,甚至出现大便失禁。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干扰排便反射的正常调节,引起大便失禁。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出现大便失禁时,护理上要更加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压疮和皮肤感染。同时,应鼓励老年人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孕妇在分娩时要选择正规医院,配合医生正确用力,尽量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家属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及时帮助患者处理大便失禁问题,避免因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而引发并发症。儿童如果出现大便失禁,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问题,同时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