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包括多方面:一般治疗需监测生命体征,依失血情况进行液体复苏,出血期禁食并适时营养支持;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如肠道炎症、肿瘤等采用相应药物、手术等方案;内镜治疗可止血及切除病变;介入治疗含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TIPS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等治疗无效或特定病变患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治疗时需兼顾其生理特点与基础病情况。

一、一般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大量出血或出血持续不缓解的患者,需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液体复苏和治疗。

2.液体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失血情况和生命体征,给予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进行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需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避免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3.禁食与营养支持:在出血活动期,应暂时禁食,避免食物刺激胃肠道加重出血。对于出血停止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恢复饮食。对于长期不能经口进食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

二、病因治疗

1.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2.肠道肿瘤: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可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早期肠道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3.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血管瘤等,可通过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电凝止血、套扎等)、介入治疗(如血管栓塞术)或手术切除病变血管进行治疗。

4.憩室病:大多数憩室出血可自行停止,保守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对于持续出血或反复出血的患者,可考虑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切除憩室。

5.痔疮与肛裂:症状较轻时,可采用坐浴、局部应用痔疮膏或栓剂等保守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痔疮或肛裂,常需手术治疗,如痔疮切除术、肛裂切除术等。

三、内镜治疗

1.内镜下止血: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到出血部位,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止血,如注射肾上腺素、凝血酶等药物,或使用热探头、氩离子凝固术(APC)、高频电凝等物理方法进行止血,也可使用止血夹夹闭出血血管。适用于大多数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病因不明或病变位于结肠、直肠的患者。

2.内镜下病变切除:对于发现的肠道息肉、早期癌等病变,可在内镜下进行切除,达到治疗出血及预防再次出血的目的。常见的内镜下切除方法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

四、介入治疗

1.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当内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或内镜治疗无效时,可进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若发现造影剂外溢,提示出血部位,可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如明胶海绵、弹簧圈等)进行栓塞止血。但该方法有导致肠缺血、梗死等并发症的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TIPS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但该方法可能会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采用。

五、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经内科保守治疗、内镜治疗及介入治疗无效,持续出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明确为肠道肿瘤、严重憩室病、血管畸形等需要手术切除病变才能止血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根据出血病因和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肠段切除术、肠造瘘术等。对于病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手术探查时需仔细寻找出血病灶,避免遗漏。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身体储备功能差。下消化道出血时,更易发生休克、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肾功能,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感知可能不敏感,需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出血及相关并发症。

2.儿童: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但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与先天性肠道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检查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对于低龄儿童,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3.孕妇:孕妇下消化道出血可能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法。内镜检查和治疗在孕妇中需谨慎进行,必要时需在多学科团队(包括妇产科、消化内科等)评估后进行。在液体复苏时,要注意避免对子宫血流造成不良影响。

4.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下消化道出血时出血往往较难控制。在治疗出血的同时,需评估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权衡是否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或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的治疗。对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注意药物剂量调整,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了解疾病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结直肠、小肠等部位的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鲜红色、暗红色的血便或者是黑便,由多种原因引起,常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出血,其主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发炎、溃疡、肿瘤及功能亢进等,下消化道出血最多见的原因是由于结直肠发炎、息肉、肿瘤等因素导致的。可采用抑制胃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肿瘤性原因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
什么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造成消化道出血多见的原因是消化道的溃疡,还有肝病表现出肝硬化后造成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有就是外伤导致的的。还有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消化道出血,具体原因应当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怀疑有消化道的溃疡,一般需要做消化道的纤维胃镜或者结肠镜检查。同时应当抽血化验血小板凝血象。如果外伤导致的表现出出
消化道出血应禁食几天?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禁食的时间和出血的量,及造成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消化道出血的量比较少,并且是由于表浅性溃疡或者是饮食不当及药物性黏膜损伤等造成的出血,禁食的时间需要3~7天,经过对症治疗很快会痊愈。如果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癌、门静脉高压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等,由于疾病可以反复表现出出血的
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可以造成黑便的情况,之因此大便颜色变黑,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出血中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而且亚铁颜色多为黑色的情况,因此大便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血的量比较多,同时在肠道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缘故。
消化道出血会死亡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若是特别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具体和个人的病症和治疗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适当的是可以服用一些技术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消化道出血大便呈现什么颜色?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多呈现暗红色或者是鲜红色的粪便,这和出血的部位以、出血的程度、速度、肠道蠕动的速度等有关。如出血部位接近乙状结肠或者直肠的话,则血液的颜色是偏鲜红色的。如果出血量少,速度慢,出血位置在右半结肠,大便也可以是黑色。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多数是由于胃炎、肠炎、胃癌等疾病导致的,病人最好先经过胃镜、肠镜、血常规、X线钡餐等检查确定病因。一般少量出血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急性大出血者需卧床休息,暂时禁食,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以使用单极或者多极电凝进行止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颜色可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便一般呈黑色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中滞留,因此使得血液中的铁形成了硫化亚铁,造成大便颜色发黑。如果病人出血量比较多的话,还可能会表现出鲜红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消化道出血症状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能会表现出大便带血和呕血,并伴随腹部剧烈疼痛和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有的病人还可能会表现出心慌心悸和意识障碍,如果出血量比较多的,还可能造成昏迷。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肠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肠道表现出肿瘤造成。平时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休息,有不适及时就医。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会痛吗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疼痛,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是呕血和黑便,但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可以出现疼痛,比如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导致腹痛。下消化道出血由于血液是刺激成分,会刺激到胃肠道蠕动加速,有轻微痉挛的现象,所以下消化道出血的人有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出现便血,便血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是消化道出血本身不
消化道出血几天能痊愈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重症,究竟几天能够止血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一般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数可以自动止血,但如果病变存在,则会反复出血。而慢性出血,比如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往往是小量、间断地出血,可能首先会发现贫血,才会发现大便性状的改变。所以,消化道出血多长时间能够缓解、痊愈,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赵玉洁 主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任何地方出血,消化道很长,从食管一直到肛门,有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任何地方有出血现象发生,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分成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标准,屈氏韧带以上称为上消化道,以下称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胰管、胆道出血。下消化道主要是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
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主要以临床检查为主,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便潜血阳性的结果,一般考虑出血量比较少,在五到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柏油样便,考虑出血量在五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血及便血的表现,出血量有可能会达到一百毫升以上。
黑色大便是消化道出血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黑色大便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不过如果患者近期吃一些动物血制品,食物代谢以后就会导致黑便。如果患者排除食物因素,就要考虑消化道出血情况,导致出血病变原因比较多,和炎症、息肉、肿瘤、外伤、药物刺激等都存在关系,需要患者就医检查,确诊病变后再进行治疗。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硬化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一般不能自愈。但是如果消化道出血量非常少,平时加强生活饮食保养,个别患者可能有出血自行停止的表现。在患者出现病情发作时,需要及时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