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老人大便失禁是指老年人失去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致粪便不自主排出,影响生活质量,常见原因有生理因素(肛门括约肌衰退、神经系统病变、肠道疾病)、医源性因素(直肠或肛门手术、长期用导泻剂)、其他因素(认知障碍、营养不良);评估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干预有非药物干预(排便训练、饮食调整、皮肤护理)和针对病因治疗;老人出现大便失禁时,家属要理解耐心,做好皮肤护理、饮食调配、生活作息及心理关注,密切观察变化及时就医。

一、定义与概述

老人大便失禁是指老年人失去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导致粪便不自主地排出的一种症状。它会对老人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引发皮肤问题、心理障碍等。

二、常见原因

(一)生理因素

1.肛门括约肌功能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肛门括约肌等控制排便的肌肉会出现退行性变,导致其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弱,无法有效地关闭肛门,从而引起大便失禁。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群中约有一定比例因肛门括约肌功能自然衰退而出现大便失禁情况。

2.神经系统病变

脑卒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脑卒中可能损伤大脑中控制排便的神经中枢或传导通路,影响对排便反射的调控,导致大便失禁。有临床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大便失禁的比例较高。

帕金森病:该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也可能累及控制排便的相关神经,使得老人出现大便失禁现象。

脊髓损伤或病变:若老年人存在脊髓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影响神经信号从大脑传导至肛门括约肌等排便相关结构,进而干扰排便控制,引发大便失禁。

3.肠道疾病

腹泻: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腹泻,如肠道感染、消化不良等。频繁的腹泻会使排便失去控制,长期腹泻还可能进一步损伤肠道及肛门周围组织,加重大便失禁的情况。

炎症性肠病:像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肠道蠕动异常等,从而引起大便失禁。

直肠脱垂:直肠部分或全层脱出肛门外,会影响肛门的正常闭合功能,导致大便失禁。

(二)医源性因素

1.直肠或肛门手术:老年人若因直肠、肛门部位的疾病接受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等,可能会损伤肛门括约肌或相关神经,从而引起大便失禁。术后恢复过程中如果出现并发症,也可能影响排便控制。

2.长期使用导泻剂:部分老年人因便秘长期自行滥用导泻剂,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的排便反射和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大便失禁。

(三)其他因素

1.认知障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的老年人,可能无法正确感知排便的信号,或者不能及时到达卫生间,从而出现大便失禁。

2.营养不良:老年人若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尤其是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包括肛门括约肌等,导致大便失禁风险增加。

三、评估与检查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老人的排便情况,包括大便失禁出现的时间、频率、大便的性状(如稀便、水样便等),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既往的疾病史(如神经系统疾病、肠道疾病、手术史等),用药情况等。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肛门周围皮肤情况(是否有红肿、溃疡等),肛门括约肌的张力(通过指检等方式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如反射、肌力等),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及培养等,了解是否存在肠道感染、贫血等情况,协助查找病因。

2.影像学检查

直肠肛管超声:可以观察肛门括约肌的结构和功能情况,有助于发现括约肌的损伤等问题。

结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排查肠道炎症、肿瘤等病变。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脊髓MRI等,对于排查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大便失禁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与干预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排便训练: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排便规律,帮助老人制定合理的排便计划,定时引导老人排便,逐渐建立规律的排便反射。例如,每天固定时间让老人尝试坐在马桶上,培养排便习惯。

2.饮食调整:根据老人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进行饮食调整。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以保持大便的成形性,但要注意避免在老人腹泻时过多摄入膳食纤维加重腹泻;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大便干结。

3.皮肤护理:对于已经出现大便失禁的老人,要加强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使用护臀膏等保护皮肤,预防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

(二)针对病因的治疗

1.神经系统病变相关治疗:如果是脑卒中引起的,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脑卒中治疗,如改善脑循环等;帕金森病则根据病情给予抗帕金森病药物等治疗;脊髓病变等则针对具体病变进行相应处理。

2.肠道疾病相关治疗:对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进行抗感染治疗;炎症性肠病则根据病情给予抗炎等治疗;直肠脱垂等则可能需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等。

五、特殊人群(老人)的温馨提示

老人出现大便失禁时,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耐心。要注意保持老人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定期为老人清洗会阴部及肛门周围,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擦拭损伤皮肤。在饮食方面要精心调配,保证营养均衡且适合老人的消化功能。帮助老人制定规律的生活作息,包括排便时间等,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避免老人因大便失禁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另外,要密切观察老人大便失禁的情况变化,如频率、大便性状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腹泻
腹泻主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克,而且粪便的质地稀薄,含水量超过85%的一种病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由于肠炎引起,应该要改变饮食,多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另外,如果是由于肠道神经受损导致,可以应用针灸或者电刺激等方法,可以抑制排便反应。此外,如果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如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等,则需
老人家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家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骨盆的肌肉或韧带的问题,还包括了盆底神经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腹部压力过大的问题,如果原因不明的话要尽快寻找病因。
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原因是年纪增大以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有关。假如是轻型的失禁,仅仅是病人在腹泻时会污染内裤,而较严重的,粪便会在不注意时溢出肛门。此外痔疮感染或者直肠脱垂或者盆底肌损伤也可以造成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痔疮手术后常见的后遗症有肛门狭窄、大便失禁、肛门感染等。 1.肛门狭窄 痔疮摘除后,通常需要进行创口缝合,尤其是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会变得狭窄,导致术后排便困难,甚至出血。 2.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多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术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能无法控制排便。 3.肛门感染 术后
肛裂手术好不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手术是否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肛裂患者选择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肛门溢液等情况,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但如果肛裂的患者选择进行肛门皮瓣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舒服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则是比较好的。 建议肛裂的患者加强个人卫生
肛裂多久能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通常需要6-8周才能痊愈。 大部分肛裂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支持治疗之后,可以在6-8周内痊愈。但是有一小部分肛裂患者会出现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现象,特别是慢性肛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出现以上的现象,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存在大便失禁的潜在风险。 平时应该增加膳食纤维与水的摄入
病毒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病毒性脑膜炎是否有后遗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部分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可能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在另一些情况较为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性格改变、嗜睡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严重的后遗症还包括持续性昏迷甚至植物人状态、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大便
结肠炎会不会引起发烧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发烧是指发热,结肠炎是不是会发热,需要分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结肠炎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过度疲劳引起,也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导致。结膜炎的患者炎症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通常不会导致发热的情况。但若是病情程度较重,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会发生发热的表现。并伴有持续性腹泻、大便
老是突然漏大便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是突然漏大便可能与肌肉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神经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 1、肌肉功能异常 肛门及肠道周围的肌肉功能减弱或受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收缩,容易导致大便失禁。 2、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肌肉松弛,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利福平等,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3、神经传导异常 大脑和肠道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影响,例如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患者会感到腰部、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可呈放射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刺激和压迫,从而引发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便失禁如果是功能性的,大部分是不需要的,因为只要把便秘的情况解决了,自然就能够排便了。对于器质性的需不需要手术?首先看大便失禁是真性的大便失禁,还是假性的大便失禁,什么叫假性大便失禁?假性大便失禁就是如果能够纠正肠功能的异常,小孩子大便失禁就能够解决,就肯定不需要手术。另外一种真性大便失禁,怎么判断他是真性的大便失禁?首先看大便控制的三
小儿大便失禁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其实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长期便秘会造成大便失禁,不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有一个均衡的饮食,什么都要吃,不要轻易忌口,然后再增加营养,也就是多吃肉类和动物蛋白的前提下,也要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还有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先天性巨结肠的病人,他对于成形的大便可能控制的比较好,但对于稀的大便可能不怎么敏感,可能患儿比较急,或者
小儿大便失禁有哪些药物治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大便失禁首先要让医生评估大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功能性的大便失禁,如果因为长期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则一定要进行排便训练。可以给孩子服用缓泻药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但是对于半岁小孩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现在首选的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种缓泻药物很安全。如果大便失禁是器质性,建议口服能够减少肠蠕动的药物
老人大便失禁能治好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出现了大便失禁是否能够治好和病因有一定关系,对于原发病治疗效果,关系到大便失禁治疗效果。引起大便失禁原因比较多,比如神经系统方面疾病,有脑梗死,还有可能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原发疾病难以治愈时,大便失禁也不能治疗。
儿童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儿童大便失禁,有可能是腹泻所引起。儿童在有感染性腹泻或者非感染性腹泻的时候,大便性状明显偏稀。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也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小便失禁。如果儿童患有直肠肿瘤,尤其是肿瘤侵犯到肛门括约肌的时候,就会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从而会导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初期症状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病情时,病变初期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排出粪便以及气体的表现,会阴部位经常被粪便污染,尤其在患者走路、蹲下、继续咳嗽时腹压会明显增高,会有大便排出的表现。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没有腹压增高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大便从肛门排出,不受自主控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