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全身性疾病,常见职业性因素致病因发,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及全身症状等,诊断需职业史采集、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肺功能检查,预防包括职业防护和健康监护,治疗以对症及延缓病情进展为主,康复有呼吸锻炼等,儿童及老年尘肺病有其特殊情况,需全面认识以保障劳动者健康。
一、尘肺病的定义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不同行业产生的粉尘成分各异,如煤矿开采产生的煤尘、金属冶炼产生的金属粉尘等。
(一)发病机制
当粉尘被吸入人体肺部后,肺部的巨噬细胞会吞噬粉尘,但粉尘会损伤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肺纤维化。例如,煤工尘肺患者的肺组织中可见大量煤尘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随后引发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
二、尘肺病的常见病因
(一)职业性因素
1.矿山开采行业:煤矿开采、金属矿开采等过程中,工人会接触大量的煤尘、岩尘等。以煤矿为例,在井下作业时,煤炭的破碎、运输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煤尘,工人吸入后易患煤工尘肺。
2.建筑行业:在隧道挖掘、石材加工等工作中,会产生石英粉尘等。石材加工过程中,石材的切割、打磨等操作会释放出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长期接触可引发矽肺,这是尘肺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3.其他行业:如陶瓷制造、水泥生产等行业,工人也会接触到相应的粉尘,长期暴露于这些粉尘环境中增加了患尘肺病的风险。
(二)非职业性因素(相对少见)
偶尔接触少量粉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病风险,但相较于职业性长期大量接触粉尘的情况,其发病概率较低。例如,生活环境中偶尔吸入少量污染粉尘,但一般不会达到导致尘肺病的严重程度。
三、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早期尘肺病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肺组织纤维化导致气道反应性改变等,可出现咳嗽,且咳嗽程度和频率可能逐渐加重,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咳嗽会明显加剧。例如,中晚期尘肺患者常因肺部炎症等情况出现频繁咳嗽。
咳痰:多为少量黏液痰,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可呈脓性。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刺激气道分泌增加,同时呼吸道内的炎性物质等混合形成痰液。
呼吸困难:是尘肺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早期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发展,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肺组织纤维化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加重,肺功能逐渐下降,呼吸困难程度也逐渐加重。
2.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这与肺部疾病导致的机体长期缺氧、消耗增加以及身体整体健康状况下降有关。
(二)体征表现
早期尘肺病患者体征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廓活动度受限、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等体征。例如,严重肺纤维化的患者胸廓运动受限,肺部叩诊呈浊音是因为肺组织密度增加,呼吸音减弱是由于肺部通气功能下降等原因。
四、尘肺病的诊断
(一)职业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依据。要了解患者从事的职业、工作年限、工作环境中粉尘接触情况等,包括接触粉尘的种类、粉尘浓度、接触时间等。例如,明确患者是否在矿山开采行业工作了10年以上,工作环境中粉尘的平均浓度等信息。
(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尘肺病患者胸部X线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以及大阴影等典型影像学表现。例如,矽肺患者胸部X线可见肺部出现典型的矽结节阴影。
胸部CT检查:相较于胸部X线,胸部CT对尘肺病的诊断更敏感,能够发现更小的病变,对于早期尘肺病的诊断以及病变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节、纤维化等病变的分布、范围和程度。
(三)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可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活量、肺总量等指标降低,一氧化碳弥散量也会下降。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肺功能受损的程度,对于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五、尘肺病的预防
(一)职业防护措施
1.个体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服等个体防护装备。例如,煤矿工人应佩戴具有良好防尘效果的防尘口罩,在高粉尘环境中工作时要确保防护服完全遮盖身体,防止粉尘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2.工作环境治理: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措施,降低工作场所中的粉尘浓度。比如,采用密闭、通风、除尘系统等,对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密闭处理,通过通风将粉尘及时排出,或者利用除尘设备将空气中的粉尘收集净化,使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下。
(二)健康监护
1.就业前体检:用人单位应组织劳动者进行就业前职业健康检查,排除患有肺部基础疾病等不适合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确保从事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适合相关工作。
2.定期体检:从事粉尘作业的劳动者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般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尘肺病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长期在石材加工行业工作的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一旦发现肺部有异常改变,能及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六、尘肺病的治疗与康复
(一)治疗原则
尘肺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
1.对症治疗:对于咳嗽、咳痰的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等治疗,改善缺氧状况。例如,对于咳嗽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氨溴索等祛痰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2.抗纤维化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正在研究中试图延缓肺纤维化的进展,但尚未有特效药物能完全逆转已形成的肺纤维化。
(二)康复措施
1.呼吸功能锻炼:患者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缩唇呼吸可以增加气道阻力,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肺内气体排出;腹式呼吸可以增强膈肌的活动度,提高肺的通气量。例如,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数次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练习,每次练习101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2.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肺部的损伤,不利于尘肺病的康复。此外,应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七、特殊人群尘肺病情况
(一)儿童尘肺病
儿童尘肺病极为罕见,多因职业暴露或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粉尘环境中导致。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尘肺病对其肺功能、身体发育等影响更为严重。一旦发现儿童有疑似尘肺病表现,应立即脱离粉尘环境,并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和针对性治疗。治疗上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肺功能变化,因为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物使用需格外注意避免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二)老年尘肺病患者
老年尘肺病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尘肺病相关症状时,需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康复方面,呼吸功能锻炼等康复措施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生活照护,关注其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上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等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的肺部疾病,通过了解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康复以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尘肺病,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