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下腹痛
孕期下腹痛原因多样,包括生理性(子宫增大、激素变化)和病理性(先兆流产或早产、异位妊娠、胎盘异常、妊娠合并其他外科疾病等)。评估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超声、实验室检查等)。处理分生理性(休息)和病理性(针对不同病因保胎、手术等)。特殊人群如高龄、有不良孕产史、患内科或外科疾病的孕妇出现下腹痛需更重视,及时就医并加强监测。
一、孕期下腹痛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分析
(一)生理性下腹痛
1.子宫增大
孕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一般在孕早期,子宫开始增大,可能会引起子宫韧带的牵拉,导致下腹部隐痛。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位置不固定,多发生于下腹部一侧或双侧。例如,孕12周左右,部分孕妇可能会感觉到下腹部牵拉样疼痛,这是由于子宫增大,圆韧带被牵拉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对于年龄在2035岁左右、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无基础疾病的孕妇,这种因子宫增大引起的生理性下腹痛是常见的,但需要孕妇密切观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2.激素变化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盆腔充血,也可能导致下腹部轻微不适。一般在孕早期较为明显,疼痛多为隐隐作痛,不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激素变化引起的下腹痛与孕妇的个体激素代谢情况有关,不同孕妇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孕妇可能感觉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
(二)病理性下腹痛
1.先兆流产或早产
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孕28周前,主要表现为下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疼痛,常伴有少量阴道流血。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因素、母体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等)等有关。例如,有既往不良孕产史、孕期有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某些药物等)的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
先兆早产:发生在孕2837周,表现为下腹部规律或不规律的宫缩痛,可伴有阴道少量流血或宫颈管缩短等。其原因可能与感染、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宫颈机能不全等有关。年龄较大(如大于35岁)、有宫颈手术史的孕妇发生先兆早产的风险增加。
2.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典型症状为停经后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随后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出现下腹部撕裂样剧痛,伴有腹腔内出血的表现,如头晕、乏力、血压下降等。异位妊娠的发生主要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有关。有盆腔炎病史、曾行输卵管手术的孕妇是异位妊娠的高危人群。
3.胎盘异常
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孕晚期,表现为突发的持续性下腹部疼痛,可伴有阴道流血,疼痛程度与胎盘早剥的面积有关,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其发生与孕妇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胎膜早破等有关。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较高。
前置胎盘: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但也有部分孕妇可能伴有下腹部隐痛。前置胎盘的发生与子宫内膜损伤或病变(如多次流产、刮宫等)、胎盘面积过大等有关。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增加。
4.妊娠合并其他外科疾病
阑尾炎:孕期由于阑尾位置改变,阑尾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孕妇可能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其发生与孕期阑尾受增大子宫的推移,炎症反应不典型有关。任何孕期女性都有可能发生阑尾炎,但有既往阑尾炎病史、孕期出现类似消化道症状伴右下腹压痛的孕妇需要警惕。
输尿管结石:孕妇可能出现下腹部一侧剧烈绞痛,向会阴部放射,可伴有血尿,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其发生与孕期尿液中晶体物质沉积、输尿管蠕动减慢等有关。孕期活动量减少、饮水较少的孕妇发生输尿管结石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孕期下腹痛的评估与检查
(一)病史采集
1.月经史
详细询问末次月经时间,以准确推算孕周,因为孕周对判断孕期下腹痛的原因很重要。例如,准确的末次月经时间可以帮助判断是正常孕期的生理性疼痛还是异常妊娠相关的疼痛。
2.既往病史
了解孕妇既往是否有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外科疾病(如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史。既往有盆腔炎病史的孕妇孕期发生异位妊娠、胎盘早剥等风险增加;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孕期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升高。
3.孕产史
询问既往孕产情况,包括是否有流产、早产、异位妊娠等病史。有多次流产史的孕妇孕期发生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风险增加。
4.本次妊娠情况
了解是否有阴道流血、流水情况,疼痛开始的时间、部位、性质(隐痛、绞痛、胀痛等)、程度以及疼痛是否有规律等。例如,若疼痛是阵发性加重,伴有阴道流血,可能提示先兆流产或早产;若下腹部突然出现剧烈撕裂样疼痛,要高度怀疑异位妊娠破裂。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情况。例如,怀疑阑尾炎时,右下腹会有固定压痛;怀疑胎盘早剥时,腹部可能有压痛,且子宫张力增高。
触诊子宫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通过触诊了解子宫的收缩情况,对于判断是否有宫缩相关的下腹痛有帮助。
2.妇科检查
检查阴道、宫颈情况,观察有无阴道流血、流液,宫颈口是否扩张等。例如,前置胎盘时阴道检查可能会发现宫颈口周围有胎盘组织;先兆流产时可能会有宫颈口轻度扩张。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是孕期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宫内妊娠还是异位妊娠,了解胎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羊水量等。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孕囊的位置、大小,胎心搏动情况等,对于判断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有重要意义。例如,异位妊娠时B超可在附件区发现包块;前置胎盘时B超可明确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
超声多普勒:可以监测胎心情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对于有下腹痛伴阴道流血的孕妇,监测胎心有助于判断胎儿是否受到影响。
2.实验室检查
血HCG及孕酮测定:血HCG水平可以辅助判断妊娠情况,异位妊娠时血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翻倍不佳;孕酮水平低下提示有流产风险。例如,先兆流产的孕妇孕酮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孕周水平。
血常规:了解孕妇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若白细胞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感染,如阑尾炎、胎盘早剥合并感染等;贫血时可能会加重孕妇的不适,影响孕期健康。
凝血功能检查:对于怀疑胎盘早剥等情况的孕妇,需要检查凝血功能,以了解是否有凝血功能异常,因为胎盘早剥可能会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三、孕期下腹痛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下腹痛的处理
对于因子宫增大、激素变化引起的生理性下腹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通过适当休息,多数孕妇的下腹痛症状会有所缓解。例如,孕早期出现的子宫韧带牵拉痛,孕妇减少活动量后,疼痛可减轻。
(二)病理性下腹痛的处理
1.先兆流产或早产
先兆流产:需要卧床休息,进行保胎治疗。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可补充孕激素。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症状变化、血HCG及孕酮水平、超声下胚胎发育情况等。例如,补充孕激素后要观察阴道流血是否停止、腹痛是否缓解。
先兆早产:需要抑制宫缩,常用的药物有利托君等(仅说明药物名称),同时要促进胎肺成熟(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尽量延长孕周。要注意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胎儿的胎心等。
2.异位妊娠
一旦怀疑异位妊娠,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病情稳定、血HCG水平较低、包块较小的患者,可以采用甲氨蝶呤等药物保守治疗(仅说明药物名称);对于病情较重,如出现腹腔内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切除术等。
3.胎盘异常
胎盘早剥:一旦确诊胎盘早剥,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的孕周、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等。同时要积极纠正休克,防治DIC等并发症。
前置胎盘: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孕妇的孕周、阴道流血情况等综合处理。对于孕周较小、阴道流血不多、胎儿情况良好的孕妇,采取期待疗法,需要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抑制宫缩,纠正贫血等;对于孕周较大、反复大量阴道流血或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的孕妇,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多采取剖宫产术。
4.妊娠合并其他外科疾病
阑尾炎:孕期阑尾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因为孕期阑尾炎症容易扩散,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手术要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输尿管结石:对于孕期输尿管结石引起的下腹痛,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保守治疗,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引起严重肾绞痛等情况时,可能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输尿管插管等治疗,但要尽量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孕期下腹痛的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发生孕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先兆流产、胎盘早剥、胎儿染色体异常等相关的下腹痛风险增加。高龄孕妇出现下腹痛时要更加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更密切的超声监测、更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孕期保健,增加产检的频率。
(二)有既往不良孕产史的孕妇
有既往流产、早产、异位妊娠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孕期下腹痛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一旦出现下腹痛,要立即就医,详细向医生告知既往孕产史情况,以便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在孕期要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加强对子宫、胎儿等情况的监测,如增加超声检查的次数等。
(三)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
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出现下腹痛时要警惕这些并发症的可能。例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出现下腹痛,要及时排查胎盘早剥的可能,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出现下腹痛,要注意有无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也可能与下腹痛相关。
(四)有外科疾病史的孕妇
有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外科疾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这些疾病可能会复发或加重,从而引起下腹痛。例如,有阑尾炎病史的孕妇孕期出现下腹痛,要警惕阑尾炎复发,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有输尿管结石病史的孕妇出现下腹痛,要考虑输尿管结石复发或新的结石形成的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