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惊厥的症状
发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体温骤升期,表现为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短、伴随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控制惊厥、降温、病因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暖、及时退热、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一、定义
发热惊厥是指由于发热引起的惊厥发作,通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时期,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
二、症状
1.全身性抽搐
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
发作时意识丧失,双眼球凝视、斜视或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
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甚至危及生命。
2.发作时间
发作时间可短至数秒,也可长达数分钟。
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能会进入睡眠状态,也可能会清醒。
3.伴随症状
发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
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其他:如呕吐、腹泻、头痛等。
三、诊断
1.有发热惊厥史。
2.发作时伴有全身性抽搐。
3.发作前多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性疾病的症状。
4.脑电图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四、治疗
1.控制惊厥
立即给予止惊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降温
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温水擦浴等。
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抗病毒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
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五、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发热时及时给予退热治疗。
4.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六、注意事项
1.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给予退热治疗。
2.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避免误吸。
3.不要强行按压患儿,以免造成骨折。
4.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
5.患儿惊厥发作停止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家长应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在患儿发热时及时给予处理,避免惊厥发作。如果患儿出现惊厥发作,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