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由感染、过敏、鼻腔疾病等引起,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等,诊断主要依靠症状、鼻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锻炼、预防感冒、保持鼻部卫生等。
1.病因:
感染: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过敏:过敏反应可导致鼻窦黏膜炎症,引起急性鼻窦炎。
鼻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鼻腔疾病可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的发生。
临近器官感染:如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可蔓延至鼻窦,引起炎症。
医源性因素:经鼻内镜手术、鼻腔填塞等可导致鼻窦黏膜损伤,引发感染。
全身因素: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急性鼻窦炎。
2.症状:
鼻塞、流脓涕: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可伴有臭味。
头痛:多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较重,卧床休息后可减轻。
嗅觉减退或丧失。
面部疼痛或胀满感:可能由于鼻窦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
眼部不适:可出现流泪、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等不适。
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进行体格检查。
鼻腔检查可发现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
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等,可帮助医生了解鼻窦的炎症情况。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黏液促排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如果过敏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眶内或颅内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
注意鼻部卫生,擤鼻涕时应轻柔。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儿童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