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急症,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表现为突然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发作时间短,一般预后良好,但可能复发,对脑功能有一定影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体检、备好退烧药等。小于6个月婴儿、有癫痫家族史或脑部疾病儿童需特别注意。
1.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间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快,一般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脑损伤,影响智力发育。
2.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单纯性热性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常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有反复发作,局灶性发作,发作后有部分或完全性的神经系统异常。
3.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患儿的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或使用退热贴、冰袋等。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也可以使用镇静药,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感染、抗病毒等。
4.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备好退烧药:家中常备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便在孩子发热时及时使用。
5.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且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脑损伤。因此,小于6个月的婴儿一旦发热,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
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较高,且可能会发展为癫痫。因此,这类儿童在发热时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惊厥,应及时就医。
患有脑部疾病的儿童:患有脑部疾病的儿童,如脑炎、脑膜炎等,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且惊厥的程度较重。因此,这类儿童在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
6.结语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家长应该了解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便在孩子发热时能够及时处理。同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