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处理方法如下:一般处理上,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声光刺激,同时记录惊厥发作情况;降温处理方面,可采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不佳且体温超38.5℃时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适用)、布洛芬(6个月以上适用)药物降温,要注意用药规范;惊厥发作停止后尽快就医,若惊厥持续超5分钟为惊厥持续状态,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高热惊厥病史患儿平时要预防发热,发热时及时降温。
一、一般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这是因为惊厥发作时,患儿意识丧失,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呕吐物易堵塞气道。若气道堵塞,可导致患儿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2.避免刺激:将患儿置于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强光、大声喧哗等刺激。强烈的声光刺激可能会诱发惊厥再次发作或使惊厥症状加重。惊厥发作时,患儿大脑神经元处于异常放电状态,外界刺激会进一步影响大脑神经元的稳定性。
3.记录惊厥发作情况:详细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局限性发作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评估预后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例如,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提示病情严重,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二、降温处理
1.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患儿。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这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使体表温度降低,且温水对皮肤刺激较小,患儿耐受性较好。
退热贴:可贴于患儿额头,通过凝胶中水分的汽化带走热量,起到局部降温作用,操作简便,对皮肤刺激性小,适合低龄儿童。但退热贴主要作用于局部,降温效果相对有限,不能替代其他降温方法。
2.药物降温: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使用药物降温。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使用药物降温时,需严格按照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间隔时间,避免重复用药、过量用药。这两种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致热物质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三、及时就医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停止后,应尽快带患儿前往医院就诊。即使惊厥发作短暂且自行停止,也可能存在潜在病因,如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需要专业医生进一步评估和诊断。就医途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面色等。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平时注意预防发热,一旦发热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惊厥再次发作。若患儿惊厥持续不缓解,即惊厥发作超过5分钟,属于惊厥持续状态,这是一种急危重症,可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