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该怎么急救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主要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大于等于39℃时。以下是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急救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针刺急救、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免疫力、避免诱因、按时接种疫苗。
此外,小于6个月的婴儿、有癫痫家族史的患儿、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1.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单纯性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作体温常高于39℃,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脑电图检查正常,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的小儿,发作体温常低于38℃,发作时间常超过15分钟,脑电图检查有异常,预后较差。
2.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分泌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物理降温: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患儿的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以促进散热。
药物降温: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口服或肛塞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针刺急救:用针刺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以缓解惊厥。
及时就医:如果患儿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以免发生意外。
3.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及时退热,避免体温过高。
增强免疫力: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诱因。
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容易发生惊厥,且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因此,小于6个月的婴儿一旦发热,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
有癫痫家族史的患儿:其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较高,且可能会发展为癫痫。因此,有癫痫家族史的患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如果患儿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发热,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患儿的用药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其再次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较高。因此,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体温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