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疸怎么退得快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及一般治疗。光照疗法是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排出,有单面、双面及毯式光纤等实施方式;药物治疗常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及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前者诱导酶活性降低胆红素,后者抑制溶血;换血疗法用于黄疸进展快、达换血标准且有胆红素脑病高危因素时,能换出抗体、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但有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治疗有加强喂养促胎便排出及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中需密切监护,家长要配合,高危因素早产儿更要关注黄疸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一、光照疗法
1.原理:光照疗法是降低早产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胆红素能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nm的蓝光最为有效,绿光、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一定疗效。光疗时,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2.实施方式:一般采用单面光疗、双面光疗或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单面光疗是用20W或40W蓝光或绿光荧光灯68支,呈弧形排列于上方,灯管距患儿皮肤3350cm;双面光疗是患儿上下均有光疗设备;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是将光纤毯置于患儿身下进行治疗。光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等情况。
二、药物治疗
1.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它可诱导肝脏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
2.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当存在新生儿溶血病时,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可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过程,减少胆红素生成,从而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三、换血疗法
1.适用情况:当早产儿黄疸出现进展迅速、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标准,且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时,需考虑换血疗法。如Rh溶血病患儿出生时脐血胆红素>68μmol/L(4mg/dl),或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0.7mg/dl)等情况。
2.作用:换血能有效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同时换出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换血疗法为有创操作,可能会出现感染、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有条件的医院由专业人员操作。
四、一般治疗
1.加强喂养:保证早产儿足够的奶量摄入,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因为胎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若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在肠道被重新吸收,会加重黄疸。
2.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持患儿体温正常,避免低体温导致的代谢紊乱影响胆红素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因脱水、酸中毒等因素加重黄疸。
温馨提示: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黄疸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护。家长要配合医护人员,保证患儿的喂养和护理。对于有高危因素如母亲产前有感染、早产程度重、合并其他疾病的早产儿,更要关注黄疸变化,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使黄疸出现更早、程度更重且更易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若发现患儿黄疸加重、精神反应差、吃奶不好、体温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