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怎么治疗
额窦炎的治疗与护理包含多方面。药物治疗方面,细菌感染所致急性额窦炎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青霉素过敏者可用阿奇霉素,还会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短期的减充血剂以及黏液促排剂。鼻腔冲洗采用生理盐水或2.3%高渗盐水,能改善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不佳、有鼻息肉等影响鼻窦引流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多采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日常护理要注意休息、保暖,适当运动,保持鼻腔清洁。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鼻腔冲洗要谨慎,手术需慎重评估;孕妇用药权衡利弊;老年人用减充血剂注意血压及药物相互作用,因其恢复慢要加强护理。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对于急性额窦炎,若为细菌感染所致,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有效对抗常见致病菌。若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可选用阿奇霉素等替代。
2.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能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改善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
3.减充血剂:短期使用麻黄碱滴鼻液或羟甲唑啉滴鼻液,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鼻窦引流,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4.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可促进和改善纤毛清除功能,稀释脓鼻涕,利于排出。
二、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症状、刺激鼻黏膜黏液纤毛活性和增加清除速率、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可采用鼻腔冲洗器,每日12次,有助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炎症。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鼻息肉、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影响鼻窦引流的情况,或发生颅内、眶内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该手术能精准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鼻窦黏膜和结构,以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日常护理与生活方式调整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尤其是急性发作期,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病情。不同年龄段患者都需重视休息,儿童应保证相应年龄段的睡眠时间,老年人休息不好可能影响免疫力,不利于炎症恢复。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因感冒易诱发或加重额窦炎。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季节交替时。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合各年龄段的运动。但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症状。
4.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手抠鼻,防止损伤鼻黏膜引发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用药需谨慎,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医嘱,剂量和疗程要根据体重和年龄精准计算。鼻腔冲洗时要选择温和的冲洗方式和合适的冲洗液浓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液体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儿童鼻窦尚在发育阶段,手术治疗需更加慎重评估。
2.孕妇:用药要特别谨慎,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鼻用糖皮质激素在孕期使用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腔冲洗相对安全,但也要注意操作规范。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使用减充血剂时需注意血压变化,因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要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需耐心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