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抢救治疗的具体措施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包括急救处理、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急救处理需让患者取合适体位、给予吸氧并开放静脉通道;药物治疗涉及使用镇静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氨茶碱等,使用时要关注不同人群禁忌;其他治疗措施有四肢轮流结扎和机械通气;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慢性疾病病史者在治疗时各有注意要点,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
一、急救处理
1.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负荷。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虚弱或有骨折等病史的患者,调整体位时要格外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吸氧: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可使用湿化瓶加入20%30%酒精,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若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要注意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可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并密切监测血气分析。
3.开放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药。
二、药物治疗
1.镇静剂:常用吗啡,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烦躁,同时扩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但对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不全或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者需慎用,以免抑制呼吸。
2.利尿剂:如呋塞米,能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警惕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3.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对于有低血压病史的患者,使用时要格外谨慎。
4.强心剂:对于伴有快速心房颤动或已知有心脏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丙。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严重二尖瓣狭窄等情况应慎用。儿童使用强心剂时要严格掌握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精确计算。
5.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三、其他治疗措施
1.四肢轮流结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但要注意避免结扎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对于有周围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不宜使用。
2.机械通气:对于经上述治疗病情仍无改善或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各器官功能储备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变化,药物剂量要适当调整,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儿童: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剂量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精确计算。在进行操作时要动作轻柔,避免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
3.孕妇:孕妇发生急性肺水肿时,治疗既要考虑肺水肿的治疗,又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使用药物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请妇产科医生会诊。
4.有慢性疾病病史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急性肺水肿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原发病加重导致病情恶化。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