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是在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为防妊娠使用的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排卵、干扰受精或阻止受精卵着床。其种类有左炔诺孕酮类和米非司酮类,前者72小时内服用,后者120小时内服用,且都应尽早服。避孕成功率并非100%,左炔诺孕酮类约85%90%,米非司酮类略高。副作用有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等。未成年人、哺乳期女性及有特定病史人群使用需谨慎,未成年人应尽量避免,哺乳期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并必要时暂停哺乳,有病史者需就医评估。
一、紧急避孕药的定义
紧急避孕药是在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避孕方法所使用的一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过程或阻止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
二、紧急避孕药的种类
1.左炔诺孕酮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紧急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黏稠阻碍精子穿透以及抑制子宫内膜的发育,干扰受精卵着床来避孕。单剂量的左炔诺孕酮片通常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2.米非司酮类: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可与孕酮受体结合,阻断孕酮活性,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着床期的正常生理变化,干扰受精卵着床。一般在无保护性生活后120小时内服用,其避孕效果相对较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三、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时机
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尽快使用,如避孕套破裂、滑脱,体外射精失败,安全期计算错误等情况。不同类型的紧急避孕药都有其规定的有效时间范围,左炔诺孕酮类通常为72小时内,米非司酮类可在120小时内。但总体原则是越早服用,避孕效果越有保障。
四、紧急避孕药的效果
紧急避孕药并非100%有效,其避孕成功率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在规定时间内正确使用,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成功率约为85%90%,米非司酮类紧急避孕药避孕成功率相对略高,但也并非绝对有效。此外,服用时间距离无保护性行为时间越久,避孕失败风险越高。
五、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1.恶心、呕吐:部分女性在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在服药后的数小时内较为常见。一般症状相对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2.月经紊乱: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导致月经提前、推迟或月经量的改变。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一般经过12个月经周期可逐渐恢复正常。
3.其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乳房胀痛等不适,多数症状不严重,可自行缓解。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紧急避孕药对其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等问题,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因此,应尽量避免未成年人使用紧急避孕药,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引导其采取正确、可靠的避孕措施。
2.哺乳期女性:紧急避孕药中的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婴儿的健康产生潜在影响。若哺乳期女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紧急避孕方法,必要时可在服药后暂停哺乳一段时间,并定时挤出乳汁,以维持乳汁分泌。
3.有特定病史人群:患有严重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这类人群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由医生评估并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