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鼻窦炎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方面,细菌感染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过敏时可用阿奇霉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减充血剂改善通气但使用不超7天;黏液促排剂利于分泌物排出;合并过敏性鼻炎可用抗组胺药。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清除鼻腔异物改善微环境。手术针对药物治疗不佳或有解剖异常者,术后仍需配合治疗防复发。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要依年龄体重调整,注意各治疗方式的特殊情况;孕妇用药谨慎,选相对安全药物;老年人有基础病,用减充血剂要小心,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手术治疗后加强护理随访。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抗生素是常用治疗药物。一般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当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时,可选用阿奇霉素等。不过,并非所有鼻窦炎都由细菌感染导致,使用抗生素前,医生通常会综合评估病情,依据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脓鼻涕等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
2.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全身不良反应较小。
3.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或羟甲唑啉等,能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鼻腔通气。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4.黏液促排剂:像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可稀释鼻腔和鼻窦分泌物,促进纤毛摆动,利于分泌物排出。
5.抗组胺药: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鼻窦炎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有助于缓解鼻痒、打喷嚏等过敏症状。
二、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炎性介质,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可采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倾,将冲洗器的橄榄头塞入一侧鼻孔,缓慢挤压冲洗器,使冲洗液从另一侧鼻孔或口腔流出,两侧鼻腔交替进行。
三、手术治疗
1.对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常见手术方式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通过鼻内镜清晰视野,精确去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鼻腔冲洗等,以防止复发。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窦炎的治疗药物选择和剂量需严格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例如,抗生素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疗程,避免滥用导致耐药。鼻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需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规格,且使用时间和剂量要严格遵医嘱,因其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鼻腔冲洗时,要注意冲洗力度和方式,避免冲洗液进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抗生素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种类,如青霉素类在孕期相对安全。鼻用糖皮质激素中,布地奈德在孕期使用相对较安全,但也需权衡利弊后使用。减充血剂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以免影响胎儿血液循环。鼻腔冲洗可选用生理盐水,相对安全。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使用减充血剂时需谨慎,因其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因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加强护理和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