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如何治疗
鼻窦炎的治疗与护理包含多方面。治疗上,药物治疗有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用于细菌感染,注意过敏风险)、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等,长期用有刺激,儿童需注意)、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使用不超7天,高血压等患者慎用)、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还有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清除鼻腔异物,各年龄段适用;手术治疗针对药物治疗不佳、有鼻息肉或鼻窦结构异常等情况,常见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日常护理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保持鼻腔清洁、职业防护。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症状不典型,用药及鼻腔冲洗需规范;孕妇尽量先非药物治疗,用药遵医嘱;老年人用减充血剂等要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冒增强体质。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对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一般急性鼻窦炎症状持续10天以上无改善,或症状严重、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可考虑使用。但使用时需注意其过敏风险,尤其是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
2.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对鼻腔黏膜产生一定刺激,儿童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剂量和疗程,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3.减充血剂:能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鼻腔通气。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否则易引起药物性鼻炎,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
4.黏液促排剂:可稀释鼻腔和鼻窦分泌物,促进纤毛运动,帮助排出分泌物,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二、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炎性介质等,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尤其对于儿童,可选择温和的鼻腔冲洗器,避免冲洗压力过大损伤鼻腔黏膜。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鼻息肉、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等情况时考虑手术。如慢性鼻窦炎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12周以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可评估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见的有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通过鼻内镜清晰视野,精准去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日常护理
1.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感冒易诱发或加重鼻窦炎症状。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更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鼻窦炎发作。但在鼻窦炎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3.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洗鼻,有助于保持鼻腔湿润,减少分泌物积聚。
4.对于职业暴露于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的人群,工作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窦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如出现反复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方法,避免呛咳。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若鼻窦炎症状较轻,可先采用鼻腔冲洗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防止因药物不良反应加重基础疾病。同时,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要注意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