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得了鼻窦炎怎么办
鼻窦炎是儿童易患的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病原菌常见肺炎链球菌等。症状有鼻部、局部疼痛头痛及全身表现。诊断靠症状评估、鼻腔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休息、改善环境等;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多种药物;鼻腔冲洗及必要时手术。预防需增强体质、注意卫生及治疗相关疾病。特殊人群如低龄、过敏体质、有基础疾病儿童应格外注意,谨慎用药等。
一、鼻窦炎的概述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小孩子鼻窦发育未完全成熟,鼻腔相对狭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患鼻窦炎。儿童鼻窦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病原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另外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也可诱发。
二、症状表现
1.鼻部症状: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单侧或双侧;流涕,多为黏脓性或脓性,可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咳嗽。
2.局部疼痛和头痛:因鼻窦黏膜肿胀、分泌物潴留压迫神经所致,疼痛部位和时间与受累鼻窦有关。
3.全身症状:小孩子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易疲倦、食欲减退、发热等,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
三、诊断方法
1.症状评估:医生根据孩子上述症状特点进行初步判断。
2.鼻腔检查:前鼻镜检查可观察鼻腔黏膜情况、有无分泌物等;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及鼻窦开口情况。
3.影像学检查:鼻窦CT能清楚显示鼻窦内病变情况,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依据,但考虑到辐射,一般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怀疑有并发症时使用;鼻窦X线平片对鼻窦炎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准确性不如CT。
四、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新陈代谢。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
2.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但2岁以下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减充血剂:短期使用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鼻腔通气,如麻黄碱滴鼻液,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且6岁以下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黏液促排剂:促进鼻腔和鼻窦分泌物排出,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不同年龄剂型可能有差异。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一般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具体使用需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类型。
抗组胺药:对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可使用抗组胺药控制过敏症状,如氯雷他定等。
3.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过敏原等,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减轻症状。
4.手术治疗: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腺样体切除术、鼻窦手术等。
五、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抠鼻,减少病毒、细菌感染机会。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减少鼻窦炎诱发因素。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弱,易发生不良反应。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呛咳。
2.过敏体质儿童: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可能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若已知过敏原,可进行针对性预防,如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等。
3.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鼻窦炎易加重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鼻窦炎,同时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变化,定期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