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家长应了解急救方法,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一、概述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类型。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与首次发作时的年龄、发热程度、惊厥发作时间、家族史等因素有关。本文将介绍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二、急救方法
1.保持冷静: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以免惊慌失措,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2.将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反流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同时,松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不要强行按压或束缚孩子:不要强行按压或束缚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损伤。也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以免咬伤舌头。
4.及时就医:在孩子惊厥停止后,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心跳、面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捂汗:在孩子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或盖太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也不要使用酒精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以免加重孩子的不适。
2.合理使用退烧药: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不要超量使用。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和不良反应。
3.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在孩子发热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心率、面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在孩子发热期间,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和营养,以免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以给孩子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也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等。
5.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孩子发热期间,要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
6.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如果孩子是因为传染病引起的发热惊厥,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7.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及时接种疫苗来实现。例如,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因感染流感病毒或肺炎球菌等引起的发热惊厥。
四、特殊人群
1.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孩子: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较高。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等。同时,要避免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以免诱发高热惊厥。
2.患有癫痫的孩子:患有癫痫的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也较高。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以免诱发癫痫发作。
3.患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患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也较高。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以免诱发基础疾病的急性发作。
4.正在服用药物的孩子:正在服用药物的孩子,如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等,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也较高。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以免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结语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