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拇外翻要怎么治疗
拇外翻治疗包括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非手术治疗有矫形器具(如拇外翻矫形器等,夜间或日常使用)、更换鞋子(选宽松舒适的,避免高跟鞋、尖头鞋)、物理治疗(热敷、按摩、足部肌肉锻炼)。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畸形严重且影响生活及关节有明显结构性改变者,常见手术方式有软组织手术、截骨手术、关节融合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阶段先非手术治疗,严重时选对发育影响小的术式;老年人需评估身体状况,轻症状优先非手术,手术要关注伤口及康复;孕妇避免药物治疗,选合适鞋子与矫形器具,产后视情况调整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1.矫形器具:如拇外翻矫形器、拇囊套、分趾垫等。矫形器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拇趾外翻畸形,减轻疼痛。研究表明,长期佩戴合适的矫形器,部分轻度拇外翻患者的畸形程度能得到改善。拇外翻矫形器通常建议在夜间睡眠时佩戴,以维持拇趾处于相对正常位置;分趾垫可在日常行走时使用,缓解拇趾与第二趾之间的挤压。对于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患者,白天使用分趾垫能有效减轻局部压力。
2.更换鞋子:选择宽松、舒适且鞋头宽大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高跟鞋会使足部承受的压力集中在前足,加重拇外翻畸形;尖头鞋则会限制拇趾的正常活动空间,进一步挤压拇趾。穿合适的鞋子能减少对拇趾的不良刺激,缓解疼痛症状。例如,运动鞋、平底鞋,鞋头宽度应能让脚趾在鞋内自由活动,不受到挤压。
3.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足部肌肉锻炼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按摩能放松足部紧张的肌肉,减轻拇趾周围的压力。足部肌肉锻炼如抓毛巾、踮脚尖等动作,有助于增强足部肌肉力量,维持足部稳定性,减轻拇外翻的进展。抓毛巾动作可每天进行3组,每组1015次。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拇外翻畸形严重,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且X线检查显示拇趾关节有明显结构性改变的患者。例如,拇外翻角大于30°,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大于13°,同时伴有拇囊炎反复发作等情况。
2.常见手术方式
软组织手术:如McBride手术,主要通过调整拇趾周围的软组织平衡来纠正畸形。该手术适用于畸形较轻、关节无明显破坏的患者。手术通过切除增生的滑囊和骨赘,松解拇收肌,将拇趾外侧的软组织转移至内侧,以恢复拇趾的正常位置。
截骨手术:根据截骨部位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第一跖骨近端截骨、第一跖骨干截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等。对于拇外翻畸形伴有第一跖骨内翻的患者,常采用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通过改变跖骨的力线来纠正畸形。截骨手术能有效纠正畸形,但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关节融合手术:适用于拇趾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的患者。该手术将拇趾关节融合,使关节不再活动,从而消除疼痛。但术后拇趾的活动度会受到一定限制,对患者的行走功能可能有轻微影响,因此在选择该手术方式时需谨慎评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尚在发育阶段,拇外翻多由遗传因素或不良穿鞋习惯引起。发现拇外翻后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佩戴矫形器具、更换合适的鞋子等。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或激进的治疗手段。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畸形的进展情况,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畸形严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需选择对骨骼发育影响较小的术式,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拇外翻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控制好基础疾病,降低手术风险。对于症状较轻的老年人,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可能对身体造成较大负担。若选择手术治疗,术后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由于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差,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避免过度劳累。
3.孕妇:孕妇由于体重增加,足部压力增大,可能导致拇外翻症状加重。孕期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可选择更换宽松舒适的鞋子、使用矫形器具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在选择矫形器具时,要确保其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对孕妇造成额外不适。产后随着体重恢复,部分患者的拇外翻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