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

来源:民福康

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遵循合理饮食原则,依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调整饮食;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依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二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需遵循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三是定期体检,依不同年龄段和病史调整体检频率,通过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四是进行心理调节,学会用适合自身年龄段和性别的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五是关注特殊人群,儿童和青少年要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孕妇要定期产检、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老年人则要注重饮食、运动、疾病控制和体检。

一、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原则。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脂。同时,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对血管健康有益。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在饮食上也有一定差异,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应选择更易消化的食物;女性在孕期和生理期可能需要更多的营养,应适当增加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2.适量运动: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提高血管弹性。年龄和身体状况会影响运动方式和强度,年轻人可选择强度较大的运动,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并在运动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3.戒烟限酒:吸烟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脂质沉积和血栓形成。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此,应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减半。

4.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78小时,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调节,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血压波动、内分泌失调,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长期的压力冲击,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应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有所不同,老年人血压不宜降得过低,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

2.高血脂: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液中过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无法有效降低血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同时,定期检查血脂,根据血脂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应积极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此外,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更应加强预防措施。

三、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项目。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情况,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不同年龄段和有不同病史的人群体检频率应有所差异,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应增加体检的频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心理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在心理调节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通过社交活动缓解压力,老年人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保持心情舒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虽然脑动脉粥样硬化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较为罕见,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为日后的血管疾病埋下隐患。应从小培养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鼓励参加户外活动。

2.孕妇:孕期女性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能导致血压和血脂升高。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减弱,更容易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应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性,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遵医嘱按时服药。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高血压长期对管壁有大的压力,就会损伤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实际上就是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病,一定要积极防治,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降压,我们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让血药浓度是比较稳定的,而尽量少用短效药物,因为短效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以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此时实际上就是对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管壁的损害,当管壁损害以后,薄弱后就会破裂,破裂之后出现脑出血,如果管壁损害了以后形成斑块,越长越厚,使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塞,就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叫脑梗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
脑袋整天昏昏沉沉没精神,是不是癌症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脑袋整天昏昏沉沉没精神可能是癌症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癌症属于恶性疾病,对于能量的需求比较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不能摄入足够的能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精神状态。并且癌症会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容易引发低血糖,从而造成脑袋整天昏昏沉沉、头晕的症状。也可以考虑患者
多发性脑梗是怎么回事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即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物质刺激、血压升高等原因引起的。 1、脑动脉粥样硬化 由动脉内层的胆固醇长时间沉积,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狭窄,进而引起血液流动的障碍。 2、炎性物质刺激 脑部组织长时间在炎性物质的刺激下,可能会造成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从而引发多发性脑梗死。
多发脑梗死什么意思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脑梗死即多发性脑梗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而引起的脑梗死。 该病可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栓塞等因素有关,还可能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时间吸烟等危险因素而引起患者多处脑组织缺血萎缩或坏死。患者可表现为患侧偏瘫、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失语、智力减退等症状。 患者可遵
脑中风是怎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一般指脑卒中,可能是血压偏高、血糖偏高、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等原因引起的。 1、血压偏高 血压持续偏高的患者可导致脑动脉长时间受到高压冲击,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引发出血性脑卒中。 2、血糖偏高 血糖长时间偏高容易造成血管病变,使得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进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3、同型半胱氨酸偏高 同型
头晕手麻是脑梗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的专业名称是脑梗死,头晕手麻可能是脑梗死引起的,也可能与颈椎病有关。 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时,可能会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脑的功能容易受到影响,使其出现头晕、手麻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头晕和手麻并非脑梗死的特异性表现,患者患有颈椎病时,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对脑血管造成
高血压危险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包括心脏损害、诱发脑血管疾病、肾脏影响等方面。 1.心脏损害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逐渐肥厚,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心脏就如同一个泵,当它长期承受过高压力时,其工作效率和寿命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2.诱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可使血管壁受损、变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是怎么回事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指的是脑梗死,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是高血压、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压力较大,弹性较弱,容易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血管弹性变差,导致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导致脑血栓形成,引起动
脑梗多发性是什么意思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多发性是指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实质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梗死部位。 多发性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栓塞等原因引起,但还有可能和长期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疾病的发生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会出现感觉异常、面瘫、失语、智力减退、嗜睡等症
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药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首先要看动脉粥样硬化的阶段,脑动脉粥样硬化分成四期,第一期是内膜增厚期,也就是内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在内皮损伤的情况下,当发现超声波报告有内膜增厚,一定要积极去查找引起内皮损伤的因素,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现后就要加用叶酸来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还有尿酸是否增高,尿酸增高要吃降低或者排泄尿酸的药物;以及是否有贫血,如果发现有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以及出血行疾病,一个是血管堵了,另一个是血管破了,在脑子里会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血管问题实际上是全身性的,可以造成心脏的血管问题,从而可以变成心梗;造成肢体血管的问题就可以出现肢体血栓或者静脉的扩张、迂曲,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营养不良,所以对于动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当中可能就是正常人,只有在体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比如看到自己有斑块或者血管有狭窄,甚至于更早期的有内膜增厚,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因素的干预,以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饮食方面的注意,比如血脂向内皮下转移,要尽量减少血脂增加,可以用抑制血脂吸收的药物或者降低合成的药物。另外,饮食上也尽量少吃一些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出现胆固醇沉积,从而表现为粥样硬化。主动脉内壁的细胞会吞噬胆固醇,胆固醇进入到血管壁,就可以表现为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甚至会出现动脉壁溃疡或者出血。动脉血管分支处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主动脉硬化意思是主动脉出现了一定程度硬化,主动脉弹性功能下降,主动脉硬化发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危险因素,三高危险因素也会促进动脉硬化进展。主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动脉硬化快速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任何部位,一般出现在血管分叉处或者血管走形弯度比较大的部位以及局部有心肌桥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流容易发生湍流,导致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容易引起粥样硬化而导致斑块形成。因此,积极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