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症该怎么治疗
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症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且针对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提示。非药物治疗有物理治疗(颈椎牵引、按摩推拿、热敷)、运动疗法(颈部伸展运动、有氧运动)和改善生活方式(保持正确姿势、选合适枕头);药物治疗有改善脑供血药物、肌肉松弛剂、止晕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且颈椎病变明确压迫椎动脉等情况,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等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孕妇尽量非药物治疗、用药考虑胎儿安全,老年人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谨慎手术,有基础疾病人群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况、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手术前评估控制基础病。
一、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缓解眩晕症状。一般每次牵引时间和重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确定。对于年龄较大、骨质增生严重的患者,牵引时要特别注意力度,避免加重损伤。孕妇在进行颈椎牵引时需要谨慎评估,在专业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按摩推拿:专业医生通过手法按摩颈部肌肉,改善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颈椎对椎动脉的刺激。但要注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按摩推拿,以免加重脊髓损伤。老年人颈部肌肉和骨骼较为脆弱,按摩时手法要轻柔。
热敷:使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红外线灯等对颈部进行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温度控制。
2.运动疗法
颈部伸展运动:如颈部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动作,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颈部肌肉拉伤。年轻人运动时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幅度,但也要循序渐进;中老年人则要以缓慢、温和的运动为主。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改善血液循环,对缓解眩晕症状也有一定帮助。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3.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活动颈部。孕妇和肥胖人群由于身体重心改变,更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减轻颈椎负担。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和硬度要适中,以维持颈椎的自然生理曲度。不同年龄和体型的人对枕头的要求可能不同,儿童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儿童专用枕头,老年人可以选择较柔软、支撑性好的枕头。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脑供血药物:如氟桂利嗪等,可以扩张血管,增加椎动脉的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缓解眩晕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有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观察,驾驶员和高空作业人员在用药期间要注意安全。
2.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颈椎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慎用此类药物。
3.止晕药物: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等,能减轻眩晕症状。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病变明确压迫椎动脉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手术要谨慎评估。
2.手术方式:常见的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决定。手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颈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治疗时要特别谨慎。非药物治疗为主,如改善生活方式、适当的颈部运动等。药物治疗要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在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颈部组织。
2.孕妇:孕妇在治疗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症时,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如需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损害的药物。手术治疗要谨慎评估,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症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基础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前要对基础疾病进行充分评估和控制,降低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