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怎么喂养
对于早产儿的喂养,建议采取以下方式: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需接受静脉营养,体重达1500克以上可尝试母乳喂养,无法耐受经口喂养者需鼻饲,能够耐受者可逐渐增加喂养量和频率。喂养频率应较高,随着生长逐渐减少。每次喂养量需根据体重、日龄和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注意喂养姿势和方法,避免呛咳和误吸,清洁乳头和双手,避免过度喂养,密切观察生长发育情况。
1.喂养方式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1500克)或超低出生体重(<1000克)的早产儿,通常需要在医院内接受静脉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当早产儿体重达到1500克以上,并且能够稳定地吸吮时,可以开始尝试母乳喂养。如果母亲的乳汁不足,可以使用挤出的母乳进行补充喂养。
对于能够耐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逐渐增加喂养量和频率,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喂养频率
早产儿的胃容量较小,因此需要频繁喂养,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一般来说,每天需要喂养8-12次。
随着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喂养频率可以逐渐减少,但每次喂养的量需要逐渐增加。
3.喂养量
早产儿的喂养量需要根据其体重、日龄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摄入150-230毫升的奶液。
开始时,可以从每次1-2毫升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10-15毫升,然后再逐渐增加到每次20-30毫升。
4.注意事项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可能比较弱,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喂养的姿势和方法,以避免呛咳和误吸。
在喂养前,需要清洁乳头和双手,以避免细菌感染。
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对于早产儿,需要密切观察其体重增长情况、大小便情况和精神状态等,以确保其生长发育正常。
总之,对于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频率和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以保证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