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
颈椎病和肩周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好发人群等方面存在区别。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无力等,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1.定义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2.症状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后伸等动作受限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肩关节会出现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
3.病因
颈椎病:主要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长期劳损、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等因素有关。
肩周炎:主要与肩部退行性改变、肩部外伤、肩部活动减少、肩部受寒等因素有关。
4.好发人群
颈椎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此外,长期低头工作、伏案工作、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人群,颈椎病的患病率也较高。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故又称“五十肩”。此外,肩部受过伤、经常提拉重物、肩部受寒等人群,肩周炎的患病率也较高。
5.检查
颈椎病: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椎动脉造影等检查。
肩周炎:主要包括肩关节X线、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RI)、肩关节造影等检查。
6.治疗
颈椎病: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颈部牵引、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肩周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功能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等。功能锻炼是肩周炎治疗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以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总之,颈椎病和肩周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症状、病因、好发人群等方面存在区别。如果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