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病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惊厥的定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强调了控制惊厥、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并提醒注意事项。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介绍新生儿惊厥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
一、定义
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大脑神经元突然大量的异常放电,导致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
二、症状
1.轻微发作:两眼凝视、眨眼、吸吮、咀嚼、吞咽等,或一侧肢体的抽动,或肢体的强直、呼吸暂停等。
2.严重发作:突然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甚至数小时。
三、原因
1.产前因素:母亲在孕期感染、中毒、缺氧、糖尿病、高血压等,或胎儿发育畸形、宫内窘迫等。
2.产时因素: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等。
3.产后因素:感染、低血糖、低血钙、胆红素脑病、颅内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四、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母亲孕期情况、分娩过程、新生儿出生情况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3.进行脑电图检查,可帮助诊断惊厥的类型和原因。
4.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血钙、血胆红素等,以排除其他病因。
五、治疗
1.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20mg/kg,静脉滴注;维持量为5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惊厥停止后,改为苯巴比妥钠口服,每日3~5mg/kg,维持治疗2周。
2.病因治疗: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低血糖给予葡萄糖治疗、低血钙给予钙剂治疗等。
3.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体温等。
六、注意事项
1.新生儿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侧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以防吸入窒息。
2.不要用力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
3.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面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脑电图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
5.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