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外,主要症状有阴道肿物脱出、腰骶部酸痛、排尿排便异常等,病因包括支持子宫的组织疏松薄弱、盆底组织发育不良、衰老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等。
1.症状
阴道肿物脱出:患者感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初期肿物较小,仅在行走、劳累、下蹲或排便时脱出,平卧或休息后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后不能回纳,需用手推送回纳。
腰骶部酸痛:子宫脱垂患者可出现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排尿、排便异常: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排尿、排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便秘等。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交不适、白带增多等症状。
2.病因
支持子宫的组织疏松薄弱:多产妇、营养不良、体力劳动等可导致支持子宫的组织疏松薄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盆底组织发育不良: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后天性损伤,如难产、产钳助产、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可影响盆底组织的恢复,导致子宫脱垂。
衰老: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萎缩、变薄,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3.诊断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阴道检查,观察子宫脱垂的程度、位置,以及是否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等。
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进行B超、尿动力学检查等,以了解盆底组织的功能情况。
4.治疗
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肉锻炼:通过收缩肛门、阴道的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盆底组织的支持功能。
物理治疗:如盆底电刺激、磁疗等,可促进盆底组织的恢复。
子宫托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子宫托可以支撑子宫,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病情较重、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
曼氏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病情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5.预防
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劳动。
产后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
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增强盆底组织的支持功能。
6.注意事项
子宫脱垂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避免重体力劳动。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咳嗽、便秘等。
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