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什么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二者症状有别。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多在出生后2至3天出现,早产儿3至5天出现,程度较轻,皮肤浅黄色、巩膜轻度黄染,足月儿胆红素不超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257μmol/L(15mg/dl),足月儿10至14天消退,早产儿3至4周消退。病理性黄疸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超生理性标准且每日上升超85μmol/L(5mg/dl),进展快,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还可能伴有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可致胆红素脑病。
一、生理性黄疸症状
1.出现时间: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至3天出现黄疸,早产儿出现时间可能稍晚,多在生后3至5天出现。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决定,其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而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尚不完善,出生后胆红素逐渐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黄疸程度较轻,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眼白部分)轻度黄染。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或抽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可明确胆红素水平。
3.消退时间:足月儿黄疸多于生后10至14天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迟至3至4周消退。在此期间,随着新生儿肝脏功能逐渐成熟,对胆红素处理能力增强,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黄疸随之消退。
二、病理性黄疸症状
1.出现时间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这往往提示可能存在某些病理因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严重受损,如新生儿溶血病,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被母亲体内抗体破坏,胆红素快速释放入血,导致黄疸迅速出现。
2.黄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超过上述生理性黄疸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黄疸表现为皮肤黄染明显,可呈金黄色,甚至波及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严重时手心、足底也会黄染。
3.进展速度快:胆红素水平迅速上升,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反映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4.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足月儿黄疸消退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者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这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肝胆疾病等影响胆红素代谢的因素。例如新生儿肝炎,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胆红素排泄异常,黄疸持续不消退或退而复现。
5.伴随症状:可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这些伴随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需及时干预治疗,避免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