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及动态变化特点,早期两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均匀细小颗粒状磨砂玻璃样阴影,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致肺泡广泛萎陷;在此基础上可见从肺门向周边伸展的树枝状充气支气管影,提示肺泡病变广泛严重;病情发展可出现两肺野大片白色致密影即白肺,是病情严重表现;疾病好转时肺部病变逐渐吸收。其X线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早产儿、有家族史、极低出生体重儿等情况不同表现有差异,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动态变化更复杂。同时提醒进行X线检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高危新生儿密切观察,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并提供护理和营养支持。

一、毛玻璃样改变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X线表现为两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呈均匀的细小颗粒状磨砂玻璃样阴影。这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广泛萎陷,气体难以进入肺泡,使得肺野的透光度下降。这种改变在两肺野较为弥漫,程度可因病情轻重有所不同。对于早产儿而言,由于其肺发育尚未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更容易出现这种典型的早期X线表现。

二、支气管充气征

在毛玻璃样改变的基础上,可见清晰的树枝状充气支气管影从肺门向周边肺野伸展。这是因为在肺泡萎陷的情况下,气体只能进入相对正常的支气管,形成对比明显的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充气征的出现提示肺泡的病变较为广泛且严重。对于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家族史的新生儿,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更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三、白肺

病情进一步发展,两肺野可呈大片白色致密影,心影和纵隔影模糊不清,仅在肋膈角处可见少量透亮区,称为白肺。这是由于大量肺泡萎陷,肺内气体极少,肺组织密度显著增加所致。白肺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的表现,预后往往较差。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白肺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护。

四、动态变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具有动态变化特点。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毛玻璃样改变,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和白肺;而在病情好转时,肺部病变会逐渐吸收,透亮度增加,支气管充气征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对于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其X线表现的动态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温馨提示:由于新生儿身体较为脆弱,在进行X线检查时应严格掌握检查的适应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有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呻吟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护理和营养支持。

了解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名肺透明膜病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见原因有:1、可能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的。比如:重症肺炎、肺部感染等。2、可能是肺栓塞造成的。3、脓毒症休克也可能会造成相应症状。4、可能是重症胰腺炎造成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何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是肺毛细血管里边有伤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病人可突然表现出哮喘、胸闷、咳嗽、痰粉色,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30次,甚至昏迷、发绀。病人氧分压低,晚期可合并二氧化碳排放,一旦表现出这些症状,病人应尽快就医,及时改善氧合状态,必要时采用大流量吸氧,甚至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回事?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造成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现阶段,国际上多采用“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由于感染等因素导致病人表现出的弥漫性肺泡损伤,这种疾病往往会表现为限制性的统计功能障碍以及氧气交换的障碍,因此导致病人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导致病人表现出严重的呼吸衰竭等相关的情况,是可以危及到生命的。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需要给予积极的吸氧治疗,往往还需要给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另一个是机械通气治疗。现阶段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肺水清除法和液流法、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法、β受体激动剂应用、他汀类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凝剂应用、抗氧化剂和酶抑制剂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营养干预等。除药物外,可给予无创通气以改善呼吸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期表现不包括?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常表现出呼吸窘迫,顽固性的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疾病早期病人会突然表现出胸闷、气喘和粉红色泡沫痰,病情持续发展,病人会进入昏迷状态、面色紫绀。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建议尽快就医,及时改善氧合状况。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要指标?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可以经过病原检测、影像学检测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来明确诊断。而且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出咳嗽、胸闷、口唇发紫等症状,严重时还会表现出生命危险,在治疗期间平时的饮食尽量防止刺激性的食物,要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特点?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出突然表现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等表现,还会表现为极度缺氧、胸闷、咳嗽、大汗淋漓、烦躁易怒等,部分病人还会表现出意识障碍甚至是死亡,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导致较大的威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一旦发作,需要及时去医院采取机械通气等相关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有哪些?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机械通气,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使用机械通气PEEP或液体通气等。同时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常有效的方法。此外,临床在治疗较严重的疾病时,需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如在治疗时,要注意液体的补给,即抗感染治疗,纠正休克,避免肺部液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治好吗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不能打开,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维持肺泡的张力,当缺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时候肺泡就不能被打开,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因此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将肺泡打开,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持续的正压通气,必要时可以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所以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急促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健康足月儿的呼吸频率在35~45次/分,而在宝宝吃奶、哭闹,甚至体温升高时会增快,可以达到60~80次/分。如果宝宝体温也正常,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需要考虑存在呼吸急促。但是引起新生儿呼吸急促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肺炎;也可以是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还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颅内出血、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有哪些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氧疗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的恢复期,重症患儿可并发动脉导管不关闭、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肺出血和颅内出血。患儿经机械通气和供氧治疗后,在恢复期约有30%的病例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合,由肺动脉血流增加而导致肺水肿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肺动脉高压是由于缺氧和酸中毒,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存在严重肺感染、肺挫伤、吸入性肺炎等直接肺损伤因素,患者疾病比较急,呼吸频率增加,有明显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等表现,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有明显浸润阴影、肺动脉气压检测数值不超过18毫米汞柱。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董显燕 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最基本病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分泌不足,引起肺泡出现间歇性萎缩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其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见于早产儿,特别是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且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治好吗
石计朋 副主任医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绝大多数是能够治好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于早产儿,一旦罹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需要给予呼吸支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没有严重并发症,一般治愈是没有问题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