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休息、冰敷、拉伸、使用矫形器具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注射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者,主要方式为足底筋膜切开术,但有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同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尽量用非药物治疗、优先选非药物方法、注意休息选温和疗法、避免皮肤损伤并监测血糖等温馨提示。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减少长时间站立和行走,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对于运动员或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更应注意。让足底充分休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2.冰敷: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每天可进行数次,每次1520分钟。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但老年人皮肤较薄,冰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
3.拉伸:进行足底和小腿的拉伸锻炼,如用毛巾拉伸足底、踮脚尖等。这有助于增加足底筋膜的柔韧性,缓解紧张。可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持续30秒左右。对于孕妇,拉伸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4.矫形器具:使用足弓支撑垫或定制的矫形鞋垫,可以改善足底的受力分布,减轻足底筋膜的压力。尤其适用于扁平足或高弓足患者。
5.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等。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刺激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但体外冲击波治疗不适合孕妇和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萘普生等。但这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老年人和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2.局部注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注射,能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多次注射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变脆、断裂等并发症,且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
三、手术治疗
1.适应症:对于经过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主要有足底筋膜切开术等。手术可以切断部分紧张的足底筋膜,减轻压力。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治疗应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必须使用药物,要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2.孕妇:孕期身体特殊,很多治疗方法受到限制。应优先选择休息、拉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物理治疗。
3.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较差。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时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4.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底感觉减退,伤口愈合困难。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皮肤损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矫形器具等。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