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腹泻的症状表现及相关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症状上,腹泻次数会明显增多,婴儿可能每天排便10次以上,幼儿和儿童每天排便510次,大便性状有稀便、水样便、蛋花汤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脱水等伴随症状。特殊人群方面,不同年龄段症状有差异,婴儿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小婴儿症状不典型,有基础疾病的小儿病情更复杂、恢复慢;此外,生活环境不卫生易致腹泻,家长要注意小儿饮食卫生和腹部保暖。
一、腹泻次数与大便性状
1.腹泻次数:小儿腹泻时排便次数会明显增多。正常小儿每天排便次数因年龄而异,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排便25次甚至更多,人工喂养的婴儿每天排便12次。当发生腹泻时,婴儿可能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幼儿和儿童也会比平时排便次数显著增加,可能每天排便510次。
2.大便性状:大便性状改变是小儿腹泻的重要表现。常见的有稀便,大便水分增多,不成形;水样便,如同水一样,没有明显的粪质;还可能出现蛋花汤样便,外观类似蛋花汤,质地均匀且含有较多水分;黏液便,大便中带有黏液,有时可呈透明或白色;脓血便,大便中混有脓血,这可能提示肠道有较为严重的感染。
二、伴随症状
1.发热:部分小儿腹泻会伴有发热症状。发热程度不一,可能是低热(体温37.538℃),也可能是高热(体温超过39℃)。对于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并发症。如果小儿体温在38.5℃以下,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2.呕吐:小儿腹泻时常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小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年龄较小的婴儿更容易出现呕吐,因为他们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腹痛:小儿可能会出现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身体蜷缩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描述腹痛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痛部位可能不同,如感染性腹泻引起的腹痛多为全腹疼痛或脐周疼痛。
4.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液丢失,小儿可能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小儿可能表现为口渴、口唇稍干、尿量略减少;中度脱水时,会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弹性稍差、眼窝和前囟凹陷、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时,小儿会出现精神极度萎靡、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度凹陷、尿量极少甚至无尿,还可能出现休克等严重后果。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小儿腹泻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婴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腹泻时更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尿量等。对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腹泻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更要细心观察。幼儿和儿童能够表达自身感受,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了解腹痛等症状。
2.基础疾病:如果小儿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腹泻时可能病情更为复杂,恢复也相对较慢。这类小儿出现腹泻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腹泻的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
3.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小儿生活环境不卫生,容易感染病原体导致腹泻。家长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如餐具要定期消毒,食物要新鲜、干净,避免小儿吃生冷食物。同时,要注意小儿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