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人为什么不能献血
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600度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这类人群不能献血。原因一是其眼轴增长致视网膜脆弱,献血时血容量减少引起的血压波动,会增加视网膜裂孔、脱离等病变风险;二是高度近视者眼部血液循环可能异常,献血后血液分配调整会影响眼部血液灌注,加重眼部病变。此外,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高度近视者因眼部发育或衰退等原因不宜献血;用眼习惯不佳的高度近视人群献血风险高,应改善习惯并定期检查;有眼部疾病病史的高度近视患者献血风险显著增加,需避免献血并积极治疗复查。
一、高度近视的界定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在600度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这类人群的眼轴往往会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变长,眼球形态发生改变,眼部结构也会相应出现一系列变化,如视网膜、脉络膜变薄,玻璃体液化等。
二、高度近视人群不能献血的原因
1.眼底病变风险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视网膜被拉伸变薄,使得视网膜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出现裂孔、脱离等病变。献血时,身体的血容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这可能会导致血压出现轻微波动。这种血压的波动对于正常人眼的视网膜来说一般不会造成影响,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脆弱的视网膜而言,就有可能增加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风险,比如引发视网膜裂孔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有研究表明,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数倍,献血过程中的血压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种风险。
2.眼部血液供应改变
高度近视患者眼部血液循环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异常。献血后,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会对各器官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眼部的血液供应也会受到影响,这对于原本眼部血液循环就不佳的高度近视患者来说,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的血液灌注,影响其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影响视力,甚至加重眼部病变的发展。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
青少年及年轻人若处于高度近视阶段,即使有献血意愿,也应严格遵循不能献血的规定。因为青少年时期眼睛仍在发育,高度近视本身就可能带来诸多眼部问题,献血带来的潜在风险对其眼部健康影响可能更为长远。对于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由于年龄增长,眼部组织功能逐渐衰退,本身就更容易出现眼部疾病,献血可能诱发或加重眼部病变,所以更要避免献血。
2.生活方式因素
高度近视人群如果平时用眼习惯不佳,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熬夜等,本身眼部负担就较重。这种情况下献血,会进一步增加眼部出现问题的风险。建议高度近视人群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定期休息眼睛,如每用眼1小时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维持眼部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减轻眼部疲劳。若已经养成不良用眼习惯且为高度近视,更不能献血,应先改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3.病史因素
若高度近视患者既往有过眼部疾病病史,如视网膜脱离病史、青光眼病史等,献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有视网膜脱离病史的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可能性较高,献血导致的血压波动等因素可能成为再次脱离的诱因;青光眼患者本身眼压就处于异常状态,献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眼压,加重病情。这类患者应避免献血,并积极治疗和控制原有眼部疾病,定期到眼科进行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