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症状
慢性肠胃炎有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多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胀痛,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严重时出现黏液或脓血便,长期可致营养问题,儿童易脱水)、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老人易失衡和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等,影响营养摄入);全身症状有乏力(因营养供应不足)、消瘦(营养摄入不足、消耗增加)、贫血(肠道吸收障碍致造血原料不足);特殊人群中,儿童肠胃功能未全,要防脱水,注意饮食;老人机能衰退、恢复慢且可能有慢病,注意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孕妇生理变化大,影响胎儿发育,注意饮食卫生,遵医嘱治疗。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在脐周或上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间歇性发作,也可持续存在。饮食不规律、食用刺激性食物、腹部受凉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腹痛。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降低,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在生理期时,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腹痛症状加重。
2.腹泻:是慢性肠胃炎常见症状之一,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糊状便、稀水样便,严重时可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腹泻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每天排便35次,有的则可能多达10次以上。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引起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儿童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特别关注。
3.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恶心、呕吐通常在进食后加重,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进食量。老年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频繁呕吐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和营养不良。
4.消化不良: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有饱腹感,食物消化时间延长。消化不良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和需要充足营养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二、全身症状
1.乏力:由于长期的消化吸收不良,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活动、精神萎靡,老年人则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
2.消瘦:长期腹泻、食欲不振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身体消耗增加,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症状。消瘦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3.贫血:慢性肠胃炎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障碍,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吸收不足,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贫血会使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加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患慢性肠胃炎时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尿量等,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患慢性肠胃炎后恢复较慢,且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生理变化较大,患慢性肠胃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