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多样,包括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石移动阻塞共同通道致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胆道感染炎症波及胰腺激活胰酶,约50%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大量饮酒(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致胰酶外溢,刺激胰液分泌使胰管压力升高引发胰腺炎,每日饮酒超折合乙醇80g且持续5年以上发病风险显著增加)、高脂血症(游离脂肪酸对腺泡细胞产生毒性,血液黏稠影响胰腺微循环引发胰腺炎,甘油三酯超11.3mmol/L发病风险明显上升),还有胰腺分裂、药物、高钙血症等其他病因。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常合并基础疾病,孕妇发病病情重且影响胎儿,儿童多与先天性胆道畸形、外伤有关,这三类人群若出现相关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并针对各自特点预防。
一、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1.胆石移动:胆石移动至胆总管末端,可阻塞共同通道,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自身消化。临床研究显示,约5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
2.胆道感染:细菌感染胆道,炎症可波及胰腺,促使胰酶提前激活,损伤胰腺组织。胆管炎、胆囊炎等胆道炎症性疾病与急性胰腺炎关系密切。
二、大量饮酒
1.直接损伤: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胰酶外溢,引发胰腺自身消化。长期大量饮酒者,胰腺对酒精的耐受性降低,更易受损。
2.刺激胰液分泌:酒精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促使胰液和胆汁分泌增加,若胰管引流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胰泡破裂,胰酶释出引发胰腺炎。有研究表明,每日饮酒超过折合乙醇80g,且持续5年以上,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三、高脂血症
1.游离脂肪酸毒性: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对胰腺腺泡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损伤细胞功能,诱发急性胰腺炎。一般认为,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mmol/L时,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明显上升。
2.微循环障碍:高脂血症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胰腺微循环,造成胰腺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四、其他病因
1.胰腺分裂:这是一种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副胰管引流不畅,导致胰液排出受阻,引发胰腺炎。
2.药物:如硫唑嘌呤、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可通过影响胰腺的代谢或直接损伤胰腺组织,诱发急性胰腺炎,但此类情况相对少见。
3.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导致的高钙血症,可促使胰酶提前激活,还可引起胰管钙化、阻塞,引发急性胰腺炎。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腹痛等症状可能较轻,容易延误诊断。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急性胰腺炎发作可能加重这些基础疾病,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腹部不适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2.孕妇:孕期发生急性胰腺炎风险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病,病情往往较重,不仅威胁孕妇健康,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早产、流产等不良后果。孕期女性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应避免高脂饮食,适当活动,控制体重,以降低发病风险。
3.儿童: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胆道畸形、外伤等因素有关。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对于儿童,应避免滥用可能损伤胰腺的药物,注重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