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外侧韧带拉伤症状
膝盖外侧韧带拉伤后主要有五大症状:一是疼痛,程度因拉伤严重程度而异,不同人群(青少年、老年人、女性、高强度运动人群、有既往损伤史者)疼痛感受和表现有别;二是肿胀,由局部血管破裂致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起,儿童、肥胖人群、久站或重体力劳动者、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者情况各有不同;三是淤血,因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运动员、孕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有特殊影响;四是膝关节不稳定,因外侧韧带稳定作用减弱导致,年轻人、中老年人、穿高跟鞋女性、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病史者受不同程度影响;五是活动受限,由疼痛、肿胀和不稳定造成,对儿童、舞蹈瑜伽人群、有膝关节手术史者影响较大。
一、疼痛
膝盖外侧韧带拉伤后,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因拉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拉伤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隐痛或压痛,而重度拉伤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膝关节或按压受伤部位时,疼痛会明显加剧。青少年若在体育活动中出现此类疼痛,可能因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变化快,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及时处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疼痛可能更难忍受,且恢复较慢。女性可能因生理特点对疼痛更为敏感。生活中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疼痛可能因损伤积累而更明显。有膝关节既往损伤史的人,再次拉伤时疼痛可能会比初次受伤更严重。
二、肿胀
拉伤部位通常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受伤后局部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组织所致。肿胀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内逐渐明显,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隆起,重者则会出现明显的膝关节外侧肿大。儿童出现肿胀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肥胖人群因局部脂肪较多,肿胀可能不太容易被早期发现,但一旦发现肿胀往往提示损伤较重。经常久站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肿胀可能因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而加重。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的患者,肿胀消退可能会相对缓慢。
三、淤血
膝盖外侧皮下可能出现淤血,表现为皮肤呈现青紫色或紫红色斑块。这是因为拉伤导致皮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皮肤下形成的。淤血通常在受伤后12天逐渐显现,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吸收消散。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受伤出现淤血,可能会影响其后续的运动表现。孕妇出现膝盖外侧韧带拉伤和淤血时,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用药和治疗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淤血可能会更严重且不易止血。
四、膝关节不稳定
患者可能会感觉膝关节有松动、不稳的感觉,行走或上下楼梯时更为明显,甚至在站立时也会觉得膝关节无力。这是因为外侧韧带拉伤后,其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减弱。年轻人出现膝关节不稳定,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运动能力;中老年人膝关节不稳定则增加了跌倒的风险。生活中习惯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本身就承受较大压力,韧带拉伤后不稳定感可能更强烈。有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病史的患者,韧带拉伤后膝关节不稳定的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五、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肿胀和膝关节不稳定等原因,患者的膝关节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行走时步态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跛行。儿童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玩耍和学习,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经常进行舞蹈、瑜伽等需要膝关节灵活运动的人群,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正常训练和表演。有膝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再次出现韧带拉伤导致活动受限时,恢复过程可能会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