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肌筋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肌肉劳损(长期重复动作、过度使用肌肉、年龄及性别因素影响)、受寒(寒冷致局部血管收缩、代谢产物堆积,老人和儿童更易发病)、创伤(急性损伤未正确治疗形成瘢痕粘连)、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病概率高)、心理因素(长期不良心理状态使肌肉紧张痉挛缺血);针对特殊人群有温馨提示,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适当运动并及时就医,儿童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姿势、及时处理症状,孕妇要保持正确姿势、适当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患有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病并告知医生病情以选合适治疗方法。
一、肌筋膜炎的病因
1.肌肉劳损:长期重复同一动作、过度使用特定肌肉群,会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产生劳损。如办公室职员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和肩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引发颈肩部肌筋膜炎;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因高强度运动或劳动,某些部位的肌肉反复受到牵拉,也增加了患病风险。年龄较大者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更易因肌肉劳损引发肌筋膜炎。女性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从事需要持续用力的工作时,也可能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受寒: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和筋膜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从而诱发炎症。在寒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如冬季不注意颈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容易引发相应部位的肌筋膜炎。老年人和儿童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较差,受寒后发生肌筋膜炎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3.创伤:急性损伤后,若损伤部位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损伤处可能会形成瘢痕组织和粘连,影响肌肉和筋膜的正常功能,导致慢性炎症。如扭伤、拉伤等,受伤后未充分休息和治疗,就可能发展为肌筋膜炎。运动员在运动中受伤后若急于恢复训练,不重视损伤的修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4.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肌肉和筋膜组织,引发炎症。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肌筋膜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5.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导致肌肉痉挛和缺血,进而引发肌筋膜炎。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血液循环较差。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在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动量大,但肌肉和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运动强度和姿势,避免过度运动和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导致损伤。如果孩子出现肌肉疼痛等情况,要及时观察和处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身体负担加重,腰部和骨盆部位的肌肉和筋膜承受较大压力。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孕妇瑜伽等运动,增强肌肉力量。若出现肌筋膜炎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更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在治疗肌筋膜炎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