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的保守治疗方法有什么
腰椎间盘膨出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一是卧床休息,初次发作建议严格卧床34周于硬板床,特殊人群需谨慎并适当锻炼防并发症;二是物理治疗,有牵引、按摩推拿、热敷与理疗,各有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三是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使用时需关注不良反应;四是康复锻炼,有核心肌群和腰背肌锻炼,要依年龄、身体状况调整强度,急性发作期缓解后再锻炼,特殊人群注意幅度和强度。
一、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膨出保守治疗的基础方法。让患者平卧于硬板床,可减轻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有利于椎间盘的回纳以及局部炎症的消退。一般建议初次发作时,严格卧床休息34周,期间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但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年龄较大、身体虚弱、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老年人因骨质流失,长期卧床易导致骨质疏松加重,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床上肌肉收缩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长期卧床会增加血栓风险,要定期翻身并适当活动下肢。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个体化确定。对于体型瘦弱、年龄较大或合并有腰椎滑脱的患者,牵引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加重病情。一般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需持续数周。
2.按摩推拿
专业的按摩推拿手法可以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但按摩推拿应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或按摩师操作,暴力按摩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加重。对于女性孕期、腰椎结核、肿瘤等患者,严禁进行按摩推拿。一般每周23次,每次2040分钟,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而定。
3.热敷与理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常用的热敷方式有热毛巾、热水袋、中药熏蒸等。理疗则包括红外线照射、超短波、中频电疗等,通过不同的物理能量作用于腰部,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这些治疗一般每周进行35次,具体疗程需遵医嘱。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此类药物可能有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有胃肠道疾病史(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2.肌肉松弛剂
对于肌肉紧张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药物,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使用时需注意观察有无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
3.神经营养药物
若出现下肢麻木等神经受压症状,可使用甲钴胺等药物,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四、康复锻炼
1.核心肌群锻炼
通过增强腹部、腰部及臀部的核心肌群力量,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减轻椎间盘压力。常见的锻炼方法如平板支撑、仰卧屈膝收腹等。平板支撑每次持续3060秒,每天34组;仰卧屈膝收腹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锻炼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肥胖患者,初期锻炼时可能因体重较大而难以完成动作,可适当降低难度或分阶段进行。
2.腰背肌锻炼
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小飞燕动作每次保持35秒,每组1015次,每天34组;五点支撑法每次保持510秒,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这些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量,缓解疼痛。但急性发作期疼痛明显时,应避免过度活动,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开始锻炼。对于老年人或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此类锻炼时要特别注意动作幅度和强度,防止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