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新生儿黄疸照蓝光对孩子有影响吗
蓝光照射是治疗早产新生儿黄疸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特定波长蓝光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降低胆红素水平;但可能产生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视网膜损伤、脱水等影响,针对这些情况,应对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护眼睛和会阴部、补充水分和营养、做好皮肤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等,总体而言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虽有不良反应但可控可恢复,对降低黄疸危害、预防严重并发症意义重大。
一、蓝光照射治疗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原理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使新生儿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而可以不经过肝脏代谢,直接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二、蓝光照射可能产生的影响
1.发热:蓝光照射过程中,可能会使新生儿体温升高。这是因为蓝光灯产生的热量会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通常体温可升高12℃,一般在停止照射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对于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照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体温。
2.腹泻:部分早产新生儿在蓝光照射期间会出现腹泻症状,大便可呈绿色稀便。这可能是由于蓝光照射改变了肠道内的胆红素代谢产物,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所致。一般腹泻症状较轻,停止照射后可自行缓解。但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较弱,腹泻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要注意观察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皮疹:少数早产新生儿在蓝光照射后可能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或瘀点,多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皮疹的发生可能与光照过敏或新生儿皮肤娇嫩有关。一般皮疹不需要特殊处理,停止照射后可逐渐消退。
4.青铜症:当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68.4μmol/L,且有肝功能损害时,蓝光照射可使皮肤呈青铜色,称青铜症。这是因为结合胆红素经过光氧化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物。青铜症一般在停止蓝光照射后可逐渐自行消退,对新生儿预后无不良影响。
5.视网膜损伤:长时间、高强度的蓝光照射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视网膜造成损伤。不过在正规的蓝光治疗中,会使用专门的眼罩保护新生儿的眼睛,避免蓝光直射,从而大大降低了视网膜损伤的风险。
6.脱水:由于蓝光照射时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增加,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脱水。早产儿本身水分调节能力较差,更需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1.监测生命体征:在蓝光照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早产新生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保护眼睛和会阴部:使用合格的眼罩保护新生儿的眼睛,避免眼罩移位;同时用尿布遮盖会阴部,减少蓝光对生殖器官的照射。
3.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早产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以补充因不显性失水和腹泻丢失的水分和营养。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或静脉补液。
4.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尿布疹的发生。观察皮肤有无皮疹、青铜症等情况。
5.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精神萎靡、拒奶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体而言,蓝光照射治疗早产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只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些影响大多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在权衡利弊后,蓝光照射对于降低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危害、预防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