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35周早产儿护理包含多方面关键要点。体温护理上,依体重、病情将暖箱温度设3032℃,维持体温36.537.5℃,选适宜衣物包裹。呼吸护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依病情给予呼吸支持。喂养护理尽量母乳,不足则用早产儿配方奶,依体重和耐受定喂养频率与量。皮肤护理要温水轻柔清洁,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护理需保证环境清洁、器具消毒并限制探视。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一般情况,家长应积极学习护理知识,特殊病史早产儿需特殊护理监测,还要定期体检随访。
一、体温护理
1.维持适宜环境温度:35周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应将其置于暖箱或辐射保暖台上,暖箱温度一般设定在3032℃,具体需根据早产儿体重、体温及病情调整。例如,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暖箱温度可能需保持在3031℃。通过持续监测体温,及时调节暖箱温度,使早产儿体温维持在36.537.5℃。
2.衣物与包裹:为早产儿选择柔软、棉质、宽松的衣物和包被,利于散热和皮肤呼吸。包被不宜过厚或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和活动。
二、呼吸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可采用轻柔吸引方式,吸引压力不宜过大,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2.呼吸支持:部分35周早产儿可能存在呼吸窘迫,需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呼吸支持,如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要确保呼吸设备连接紧密、参数设置准确,并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同步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喂养护理
1.喂养方式选择: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活性成分,有助于提高早产儿抵抗力。若母乳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选用早产儿配方奶。对于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的早产儿,可采用鼻饲喂养,根据早产儿胃肠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
2.喂养频率与量:35周早产儿胃容量小,消化功能不完善,喂养频率相对较高,一般每23小时喂养一次。初始奶量可根据早产儿体重计算,如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首次喂养量可能为23毫升,之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增加。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早产儿有无腹胀、呕吐等消化不良表现。
四、皮肤护理
1.清洁护理: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早产儿皮肤,尤其注意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防止奶渍、汗液残留刺激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着凉。
2.预防感染:接触早产儿前后要严格洗手,护理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早产儿皮肤娇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和护肤品。若发现皮肤有红斑、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五、预防感染护理
1.环境清洁:早产儿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暖箱、奶瓶等器具要定期消毒,严格遵守消毒规范。
2.限制探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探视,探视人员需更换干净衣物、洗手、戴口罩,避免将病菌带入。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严禁接触早产儿。
六、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早产儿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一般情况观察:观察早产儿精神状态、面色、哭声、肢体活动等,如出现精神萎靡、面色发绀、哭声微弱或尖叫等,提示可能存在病情变化,需立即处理。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35周早产儿的护理,家长可能因缺乏经验而感到焦虑。家长要积极学习早产儿护理知识,主动向医护人员请教。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细心,避免因过度紧张而操作不当。对于有其他病史(如母亲孕期有糖尿病等)的早产儿,要更加密切关注血糖、体重增长等情况,遵医嘱进行特殊护理和监测。同时,要按规定带早产儿进行定期体检和随访,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