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的症状及危害
子宫脱垂的症状、危害及预防要点。症状包括肿物自阴道脱出,轻时腹压增加脱出平卧可回,重时需手还纳;有下坠感及腰骶部酸痛,久站劳累加剧;部分有排尿异常、少数有排便异常;还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危害有影响生活质量,引发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导致盆底功能进一步下降,加重心理负担。预防方面,孕妇和产后女性注意休息、产后康复训练;绝经女性可适当补雌激素;老年人加强营养、锻炼并定期检查;生育次数多的女性关注盆底健康;有增加腹压疾病的患者积极治原发病。
一、子宫脱垂的症状
1.肿物自阴道脱出:这是子宫脱垂最为明显的症状。病情较轻时,肿物可能在站立过久、劳累、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脱出,平卧休息后可自行回缩;病情较重时,肿物会始终脱出在阴道口外,无法自行回缩,需要用手将其还纳至阴道内。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由于盆底支持组织更加薄弱,这种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出现频繁。
2.下坠感及腰骶部酸痛:患者常感觉下腹部、阴道、会阴部有坠胀感,同时伴有腰骶部酸痛,尤其在久站、行走、劳累后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这是因为子宫脱垂会牵拉周围的支持组织,导致盆腔充血。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进一步萎缩变弱,这种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
3.排尿异常:部分子宫脱垂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尿失禁。这是因为子宫脱垂可能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梗阻,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对于生育次数较多的女性,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较为严重,更容易出现排尿异常的症状。
4.排便异常:少数患者会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等情况,这是由于子宫脱垂可能会压迫直肠,影响肠道蠕动。老年人肠道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合并子宫脱垂时,排便异常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5.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为白带增多,有时呈黄脓性,这是由于脱出的子宫颈和阴道壁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受到摩擦和感染所致。性生活较为频繁、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更容易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情况。
二、子宫脱垂的危害
1.影响生活质量:肿物脱出、下坠感、腰骶部酸痛等症状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使其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参与劳动和社交活动,同时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异常会导致尿液残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肾功能。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更高。
3.生殖系统感染:脱出的子宫颈和阴道壁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起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出现白带异常、腹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生殖功能。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其生殖道防御功能受损,更容易发生生殖系统感染。
4.盆底功能进一步下降:子宫脱垂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导致盆底肌肉、韧带等支持组织进一步松弛,可能会出现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直肠膨出、膀胱膨出等。
5.心理负担加重:长期受疾病困扰,患者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年轻女性可能会因为担心影响生育和性生活质量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温馨提示:对于孕妇和产后女性,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产后可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子宫脱垂。绝经后的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强盆底组织的弹性。老年人应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脱垂。生育次数较多的女性,更要关注自身盆底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对于患有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轻对盆底组织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