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手术的过程
卵巢癌手术的全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好肠道和皮肤准备;手术过程包含麻醉、选择切口、探查腹腔、切除肿瘤、冲洗腹腔和缝合切口;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引流管和伤口、调整饮食并指导活动;特殊人群方面,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可保留生育功能并密切随访,老年患者需加强护理并监测指标,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术前要控制病情,术后继续监测并调整药物。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年轻患者可能对生育功能保留有需求,在手术方案制定时需重点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评估这些疾病对手术的影响。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手术史、过敏史等,以降低手术风险。
2.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和肿瘤情况。
3.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MRI等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4.肠道准备:术前12天开始进流食,术前一晚进行清洁灌肠,以减少肠道内的粪便,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
5.皮肤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和备皮,防止术后感染。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一般多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2.切口选择:常见的切口有腹部正中切口或横切口。腹部正中切口暴露范围广,适用于大多数卵巢癌手术;横切口美观,但暴露范围相对较小,适用于早期卵巢癌或体型较瘦的患者。
3.探查:进入腹腔后,医生会全面探查腹腔内的情况,包括肝脏、脾脏、胃肠道、大网膜、腹膜等,了解肿瘤的转移情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会特别注意保护对侧卵巢和子宫。
4.切除肿瘤: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卵巢癌患者,包括切除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肿瘤细胞减灭术: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尽可能切除所有可见的肿瘤组织,使残留肿瘤直径小于1cm。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肠道、膀胱等器官。
5.冲洗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收集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腹腔内是否有癌细胞残留。
6.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腹部切口,并用敷料覆盖。
三、术后处理
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一般术后23天,当引流液量较少且颜色清亮时,可拔除引流管。
3.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饮食调整:术后禁食68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
5.活动指导: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四肢,术后24小时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协助其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患者: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若为早期卵巢癌,且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可考虑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即切除患侧附件,保留对侧卵巢和子宫。术后需密切随访,在合适的时机指导患者生育。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术后恢复慢,可能出现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需加强护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协助其进行下肢活动。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需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术后要继续监测血压、血糖,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病情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