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指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预后相对较差。其外观有皮肤薄嫩、毳毛多等特点,生理上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均存在发育不成熟的情况。护理要点包括体温管理(依体重等调整暖箱温度维持体温)、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呼吸暂停)、喂养管理(尽早开奶按需选择喂养方式并观察消化情况)及预防感染(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早产儿出院后因面临多种并发症需定期随访。对于家长,要学习护理知识、按医嘱随访、保持环境清洁;对于医护人员,操作要轻柔、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家长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一、早产儿的定义
早产儿指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分娩的新生儿。此时新生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相对越差。
二、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点
早产儿皮肤薄嫩、水肿发亮,毳毛多;头发呈短绒样,细而软;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指甲未达指端;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足底纹理少,足跟光滑;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2.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易出现呼吸暂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循环系统: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早产儿可存在动脉导管未闭。
消化系统:吸吮、吞咽能力差,易发生呛奶;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弱,且肝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足月儿重,持续时间长。
神经系统:脑发育不成熟,易发生颅内出血及缺氧缺血性脑病,原始反射常不完全,肌张力较低。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散热快,棕色脂肪少,常因寒冷而导致低体温,且汗腺发育差,环境温度过高时又易发生体温过高。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不成熟,来自母体的IgG含量低,易发生感染。
三、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1.体温管理
应根据早产儿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置于暖箱中,使体温维持在36.537.2℃。暖箱温度需根据早产儿体重进行调整,体重越低,所需箱温越高。
2.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颈部过度伸展或屈曲。对有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可采用弹足底、托背等方法刺激呼吸,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喂养管理
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根据早产儿情况选择母乳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吸吮能力差者,可采用鼻饲喂养。喂奶量应根据早产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注意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消化功能不良表现。
4.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人员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四、早产儿的预后及随访
早产儿因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脑损伤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因此,早产儿出院后需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其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一般建议出院后1周内首次随访,之后根据早产儿情况遵医嘱定期随访。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家长而言
家长要学习早产儿护理知识,如正确的喂奶姿势、体温测量方法、观察早产儿精神状态及大小便情况等,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这是因为早产儿病情变化快,早期发现问题能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带早产儿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如实向医生反馈早产儿在家中的情况,这有助于医生准确评估早产儿的发育状况。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为早产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要关注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避免将病菌传染给早产儿。
2.对于医护人员
在护理早产儿过程中,操作要轻柔、熟练,减少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这是因为早产儿皮肤娇嫩,且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过度刺激可能影响其发育。
密切观察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的家长,要给予充分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提高家长对早产儿护理及随访的依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