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怎么治
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糖皮质激素)、康复锻炼(伸展运动、核心肌群锻炼)、中医治疗(针灸、拔罐);同时针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应选温和疗法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孕妇避免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儿童优先选非药物治疗并纠正不良姿势,运动员治疗时适当减运动量并在专业指导下康复,康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休息是缓解腰背肌筋膜炎症状的基础。过度活动会加重炎症和疼痛,因此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弯腰负重等增加腰部负担的动作。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同时,可使用腰围等支具进行制动,以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
热敷: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患者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红外线灯等进行热敷,每次热敷时间约2030分钟,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按摩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自行盲目按摩导致病情加重。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按法等,按摩力度应适中。
理疗:常见的理疗方法如超短波、超声波、磁疗等,能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每周进行23次,具体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有效缓解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2.肌肉松弛剂:对于伴有肌肉紧张、痉挛的患者,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
3.糖皮质激素:对于症状严重、经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痛点处进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以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但糖皮质激素注射不宜频繁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三、康复锻炼
1.伸展运动:患者可进行腰部的伸展运动,如仰卧位屈膝抱腿、站立位腰部伸展等,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进行35组,有助于增加腰部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
2.核心肌群锻炼: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盆底的肌肉,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减轻腰背肌的负担。常见的核心肌群锻炼方法有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开始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锻炼的难度和时间。
四、中医治疗
1.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止痛和改善症状的目的。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委中、命门等。一般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
2.拔罐:拔罐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疼痛。常见的拔罐方法有留罐法、闪罐法等,拔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骼和肌肉的恢复能力较弱。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选择温和的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同时,老年人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生理结构发生改变,腰部负担加重,容易患腰背肌筋膜炎。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到限制。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症状,但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刺激腹部。
3.儿童:儿童患腰背肌筋膜炎相对较少,多与不良姿势、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物理治疗等。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应纠正儿童的不良姿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运动员: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腰部肌肉容易疲劳和损伤,患腰背肌筋膜炎的风险较高。在治疗期间,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肌肉恢复,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康复后,应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避免再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