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是什么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病变的常见妇科疑难病,病因与子宫手术、高雌激素刺激、遗传因素有关,症状包括痛经、月经量增多、不孕等,诊断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MRI、血清CA125检测等,治疗方式有药物、手术、介入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年轻有生育需求、绝经后、合并其他疾病)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做好计划生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一、子宫腺肌病的定义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属于妇科疑难病。它本质上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会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二、子宫腺肌病的病因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它与多种因素相关。子宫手术及操作可能是重要诱因,如剖宫产、人工流产等,这些手术可能会损伤子宫肌层,使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也会促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增加子宫腺肌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遗传因素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中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此病,个体发病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
三、子宫腺肌病的症状
1.痛经:这是子宫腺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的痛经程度往往较为严重,且呈进行性加重。疼痛通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持续至月经结束。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愈发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月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病会使子宫肌层内的病灶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长期的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引发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不孕:由于子宫内环境的改变,子宫腺肌病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导致女性受孕困难,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慢性盆腔痛等症状。
四、子宫腺肌病的诊断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较硬,子宫活动度可能正常或稍差。
2.超声检查: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病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子宫肌层内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MRI检查: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或病情复杂的患者,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
4.血清CA125检测:部分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会升高,但该指标特异性不强,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五、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或临近绝经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痛经症状;避孕药、孕激素等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少月经量,缓解病情进展。
2.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切除子宫后可彻底治愈疾病,但患者会失去生育能力。
病灶切除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考虑切除子宫内的病灶,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
3.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段阻断子宫腺肌病病灶的血液供应,使病灶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一旦确诊子宫腺肌病,应及时就医,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病灶切除术。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孕创造有利条件。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腺肌病的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仍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以防病情复发或出现其他妇科疾病。
3.合并其他疾病的女性: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疾病的影响,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七、子宫腺肌病的预防
1.做好计划生育:尽量避免人工流产、剖宫产等子宫手术,减少子宫损伤的机会。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多含雌激素的食物和保健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定期体检: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