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护理应注意什么
乳腺癌术后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伤口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外力刺激和做好引流管护理;饮食调理上要营养均衡、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康复锻炼应早期适当活动、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并长期坚持;心理护理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疏导和提供社交支持;定期复查要按规定时间和项目进行,发现异常积极配合治疗;特殊人群如年龄较大、年轻及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各有注意事项,分别在伤口护理、心理调适、康复锻炼及基础疾病管理等方面需特别关注。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乳腺癌手术后,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以防止感染。术后应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伤口有化脓、异味或愈合不良等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
2.避免外力刺激:在伤口愈合期间,要注意避免伤口受到外力碰撞、摩擦或牵拉。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穿紧身衣或佩戴过紧的胸罩,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同时,在活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大幅度的手臂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3.注意引流管护理:如果术后放置了引流管,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或堵塞。患者和家属应学会正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下来。当引流液量逐渐减少且符合拔管标准时,医生会安排拔除引流管。
二、饮食调理
1.营养均衡:术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促进恢复。饮食应多样化,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建议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2.控制脂肪摄入: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激素水平和脂肪代谢有关,因此术后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
3.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患者可以多吃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身体恢复。
三、康复锻炼
1.早期活动:术后早期,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坐起、下床走动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部并发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上肢功能锻炼:乳腺癌手术可能会影响患侧上肢的功能,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术后第12天可开始进行握拳、屈伸手指等简单的手部运动;术后第35天可进行肘部屈伸运动;术后1周左右可逐渐开始进行肩部运动,如耸肩、旋肩等。随着伤口的愈合,可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幅度,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3.坚持长期锻炼: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坚持进行锻炼,以恢复患侧上肢的功能和力量。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拳、游泳等,并定期进行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锻炼方案。
四、心理护理
1.关注心理状态:乳腺癌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打击,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2.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以介绍一些成功康复的案例,让患者看到希望。
3.社交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和病友交流互动,分享康复经验和心得。社交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五、定期复查
1.复查时间和项目: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一般来说,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25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乳腺超声、钼靶摄影、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2.遵医嘱治疗:如果复查发现异常情况,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不要因为害怕或忽视而延误病情,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治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大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术后恢复可能较慢。在伤口护理方面,要更加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康复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2.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可能对身体形象和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术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心理护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康复锻炼可以更加多样化,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此外,年轻患者可能有生育需求,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3.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术后护理需要更加谨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和心脏病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在饮食上,要根据基础疾病的要求进行调整,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等饮食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