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是什么病
肌筋膜炎是发生于肌筋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腰部、髂骨后嵴及肩胛区域,会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其病因包括慢性劳损、寒冷与潮湿、外伤、免疫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症状有疼痛、肌肉僵硬、压痛、肌肉痉挛等。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分为一般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糖皮质激素)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运动员在治疗时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姿势、合理运动、注意保暖、减轻压力和定期体检。
一、肌筋膜炎的定义
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是一种发生于肌筋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腰部、髂骨后嵴及肩胛区域。它会引起身体局部肌肉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病因
1.慢性劳损:长期反复的肌肉收缩运动,如办公室职员长期伏案工作、运动员过度训练等,会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和筋膜的微小损伤不断积累,进而引发炎症。
2.寒冷与潮湿:寒冷和潮湿环境会使体表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肌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肌肉筋膜产生炎症。例如,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工作、居住环境潮湿等情况都可能诱发肌筋膜炎。
3.外伤:急性损伤后,若治疗不彻底,损伤部位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和粘连,影响肌肉和筋膜的正常功能,增加肌筋膜炎的发病风险。
4.免疫因素: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攻击自身的肌筋膜组织,引发炎症。
5.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会导致肌肉紧张度增加,影响肌肉的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诱发肌筋膜炎。
三、症状表现
1.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多局限,但也可向周围放射。疼痛通常在早晨起床时加重,活动后有所缓解,但长时间活动后又会加重。
2.肌肉僵硬:患者常感觉患病部位的肌肉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3.压痛:在病变部位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位于肌肉附着点或筋膜的紧张部位。
4.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可摸到条索状或硬结。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病变部位,检查肌肉的紧张程度、有无压痛、硬结等,同时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和关节活动情况。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排除骨骼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肌肉和筋膜的病变,如炎症、水肿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疾病等,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
五、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轻肌肉和筋膜的负担。
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炎症。
运动疗法:病情缓解后,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拉伸运动、有氧运动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和筋膜的柔韧性。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肌筋膜炎的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对于肌肉痉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紧张。
糖皮质激素:在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减轻炎症反应。
3.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筋膜切开减压术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和骨骼的恢复能力较弱。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加重。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肌筋膜炎时应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生理状态发生改变,用药需谨慎。对于肌筋膜炎的治疗,应优先选择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需治疗,应在妇产科医生和骨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
4.运动员:运动员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容易发生肌筋膜炎。在治疗期间,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康复后,要注意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预防肌筋膜炎的复发。
七、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或久坐不动。
2.合理运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前应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
3.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刺激。
4.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应对和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有助于预防肌筋膜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