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病因
糜烂性胃炎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其钻透胃黏膜,产生有害物质损伤上皮细胞,引发免疫反应加重损伤,不同年龄、有相关病史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感染后风险不同;二是药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其他如抗生素、抗肿瘤药也可能损伤胃黏膜,特定人群使用风险更高;三是酒精刺激,破坏胃黏膜屏障、刺激胃酸分泌致损伤,长期大量饮酒、特定人群患病几率高;四是应激因素,严重应激情况致胃黏膜缺血缺氧、神经内分泌紊乱引发损伤,儿童、老年人及有慢性疾病患者风险增加;五是胆汁反流,幽门功能失调等使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特定人群及不良饮食习惯易诱发。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了预防糜烂性胃炎的温馨提示。
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幽门螺杆菌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定居在胃黏膜层与上皮细胞表面。它能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为其生存创造有利的微环境。同时,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等物质,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有研究表明,在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诊断相对困难;老年人感染后,因胃黏膜本身存在退行性改变,更容易发展为糜烂性胃炎。性别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糜烂性胃炎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卫生、共用餐具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风险。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史的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几率更高。
二、药物因素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广泛应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它可以促进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的分泌,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当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时,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从而导致胃黏膜糜烂。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发生糜烂性胃炎的风险明显增加。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更容易出现胃黏膜损伤。有心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几率也较高。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谨慎。
2.其他药物: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等也可能损伤胃黏膜。例如,一些抗生素可能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内微生态失衡,进而影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抗肿瘤药则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如果用药不当,更容易影响胃肠道功能;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后发生糜烂性胃炎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酒精刺激
酒精具有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内的脂质溶解,导致胃黏膜通透性增加。同时,酒精还能刺激胃酸分泌,胃酸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几率明显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者。男性饮酒人群相对较多,因此患糜烂性胃炎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老年人的胃黏膜对酒精的耐受性较差,少量饮酒也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饮酒后更容易诱发糜烂性胃炎。
四、应激因素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应激情况,可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使胃黏膜缺血、缺氧。缺血缺氧会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功能受损和死亡。同时,应激状态下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引发糜烂性胃炎。儿童在遭受严重惊吓等应激情况时,也可能出现胃黏膜的应激性损伤;老年人在经历重大疾病等应激事件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发生糜烂性胃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糜烂性胃炎的风险也会增加。
五、胆汁反流
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可导致胆汁反流至胃内。胆汁中的胆盐、磷脂酶A和其他胰酶可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的通透性增加,氢离子逆向弥散进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糜烂。长期存在胆汁反流的患者,发生糜烂性胃炎的可能性较大。有胆囊疾病、胃手术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胆汁反流。年龄增长可能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减退,增加胆汁反流的几率。在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饭后立即平卧等,也可能诱发胆汁反流,进而引发糜烂性胃炎。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让孩子接触可能损伤胃黏膜的因素。如果孩子出现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应及时就医。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较差,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生理状态发生变化,要更加注意保护胃黏膜。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要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病情反复和加重。生活中,大家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少糜烂性胃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