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来源:民福康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多样,包括肠道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特殊人群也各有特点。肠道疾病方面,肿瘤(良性如腺瘤、恶性如结直肠癌)因黏膜破溃或肿瘤侵犯血管出血;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由肠黏膜炎症糜烂溃疡致出血;憩室病多见于老人,憩室内血管受摩擦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因肠道供血不足致黏膜坏死出血;感染性肠炎由病原体侵袭黏膜引发出血;放射性肠炎因放疗损伤肠道黏膜出血。肛管直肠疾病中,痔疮因排便摩擦黏膜破损出血;肛裂因粪便刺激溃疡面出血;肛瘘因炎症刺激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全身性疾病里,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因凝血障碍出血;血管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因血管壁异常出血;尿毒症及长期服抗凝抗血小板药者因影响凝血机制增加出血风险。特殊人群中,儿童多因感染性肠炎、肠套叠出血;老年人与肠道肿瘤等有关,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与用药;孕妇易患痔疮出血,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期服药人群手术或检查要告知用药,出血时不可自行停药。

一、肠道疾病

1.肿瘤:肠道的良性与恶性肿瘤都可能引发下消化道出血。良性肿瘤如腺瘤,其表面黏膜易因摩擦或自身生长导致破溃出血。恶性肿瘤方面,结直肠癌是常见病因,肿瘤生长迅速,局部血供丰富但血管结构脆弱,易破裂出血,尤其在肿瘤晚期,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出血风险更高。有家族肿瘤病史、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人群,患肠道肿瘤致下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

2.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属于此类。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在结肠黏膜层,炎症导致黏膜糜烂、溃疡,从而引起出血。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肠壁全层炎症,形成溃疡,易导致出血,且病情反复发作,肠道损伤持续存在。这类疾病常见于年轻人,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炎症,增加出血风险。

3.憩室病:多见于老年人,结肠憩室是肠壁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状结构。憩室内的血管易受粪便等摩擦,导致破裂出血。若患者存在便秘,排便时腹压增加,会进一步增加憩室出血风险。

4.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肠黏膜缺血、坏死,进而出血。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硬化、血管炎等导致的肠道血管狭窄或堵塞。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增加了缺血性肠病及出血的风险。

5.感染性肠炎: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病原体侵袭肠道黏膜,造成黏膜损伤、溃疡,引发出血。不洁饮食易导致感染性肠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感染发病并出现出血症状。

6.放射性肠炎:盆腔、腹腔接受放射治疗后,肠道黏膜受射线损伤,引起充血、水肿、溃疡,导致出血。症状多在放疗后数周或数月出现,且与放射剂量、照射范围有关。

二、肛管直肠疾病

1.痔疮: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表面黏膜较薄,在排便时易受干结粪便摩擦,导致黏膜破损出血,便血一般为鲜红色,呈点滴状或喷射状。长期久坐、便秘、妊娠等人群,因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易患痔疮并出血。

2.肛裂: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导致出血,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多因长期便秘、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所致,儿童和年轻人相对多见。

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外口反复流出脓性、血性分泌物。肛瘘长期存在,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肛周脓肿病史者易发生肛瘘,增加出血风险。

三、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包括肠道黏膜,可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正常组织,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凝血因子异常,也易发生下消化道出血。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者需警惕此类疾病致下消化道出血可能。

2.血管性疾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毛细血管壁缺乏弹力纤维及平滑肌,导致血管壁变薄、扩张,易破裂出血,肠道血管受累时可引发下消化道出血。

3.其他:如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蓄积,影响血小板功能及凝血机制,导致肠道黏膜出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的患者,药物抑制凝血过程,增加出血风险,若同时存在肠道基础疾病,更易发生下消化道出血。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出现下消化道出血,多由感染性肠炎、肠套叠等引起。家长需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若孩子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因儿童肠道相对脆弱,病情变化快,且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

2.老年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多与肠道肿瘤、憩室病、缺血性肠病等有关。鉴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用药情况复杂。在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及用药对病情的影响。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饮食上应注意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导致出血加重。

3.孕妇:孕妇易患痔疮,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加重痔疮症状,增加出血风险。孕妇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若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4.长期服药人群:正在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如需进行手术或有创检查,应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便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药物。若出现下消化道出血,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停药及后续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出血,其主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发炎、溃疡、肿瘤及功能亢进等,下消化道出血最多见的原因是由于结直肠发炎、息肉、肿瘤等因素导致的。可采用抑制胃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肿瘤性原因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定下一步治疗
什么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造成消化道出血多见的原因是消化道的溃疡,还有肝病表现出肝硬化后造成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有就是外伤导致的的。还有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消化道出血,具体原因应当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怀疑有消化道的溃疡,一般需要做消化道的纤维胃镜或者结肠镜检查。同时应当抽血化验血小板凝血象。如果外伤导致的表现出出
消化道出血应禁食几天?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禁食的时间和出血的量,及造成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消化道出血的量比较少,并且是由于表浅性溃疡或者是饮食不当及药物性黏膜损伤等造成的出血,禁食的时间需要3~7天,经过对症治疗很快会痊愈。如果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癌、门静脉高压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等,由于疾病可以反复表现出出血的
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可以造成黑便的情况,之因此大便颜色变黑,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出血中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而且亚铁颜色多为黑色的情况,因此大便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血的量比较多,同时在肠道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缘故。
消化道出血会死亡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若是特别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具体和个人的病症和治疗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适当的是可以服用一些技术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消化道出血大便呈现什么颜色?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多呈现暗红色或者是鲜红色的粪便,这和出血的部位以、出血的程度、速度、肠道蠕动的速度等有关。如出血部位接近乙状结肠或者直肠的话,则血液的颜色是偏鲜红色的。如果出血量少,速度慢,出血位置在右半结肠,大便也可以是黑色。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多数是由于胃炎、肠炎、胃癌等疾病导致的,病人最好先经过胃镜、肠镜、血常规、X线钡餐等检查确定病因。一般少量出血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急性大出血者需卧床休息,暂时禁食,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以使用单极或者多极电凝进行止血。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颜色可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便一般呈黑色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中滞留,因此使得血液中的铁形成了硫化亚铁,造成大便颜色发黑。如果病人出血量比较多的话,还可能会表现出鲜红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消化道出血症状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能会表现出大便带血和呕血,并伴随腹部剧烈疼痛和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有的病人还可能会表现出心慌心悸和意识障碍,如果出血量比较多的,还可能造成昏迷。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肠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肠道表现出肿瘤造成。平时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休息,有不适及时就医。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会痛吗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疼痛,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是呕血和黑便,但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可以出现疼痛,比如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本身不会导致腹痛。下消化道出血由于血液是刺激成分,会刺激到胃肠道蠕动加速,有轻微痉挛的现象,所以下消化道出血的人有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出现便血,便血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是消化道出血本身不
消化道出血几天能痊愈
夏志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重症,究竟几天能够止血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一般消化性溃疡出血,多数可以自动止血,但如果病变存在,则会反复出血。而慢性出血,比如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往往是小量、间断地出血,可能首先会发现贫血,才会发现大便性状的改变。所以,消化道出血多长时间能够缓解、痊愈,需要根据引发出血的病变性质进行判断。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赵玉洁 主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任何地方出血,消化道很长,从食管一直到肛门,有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任何地方有出血现象发生,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分成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标准,屈氏韧带以上称为上消化道,以下称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胰管、胆道出血。下消化道主要是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
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主要以临床检查为主,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便潜血阳性的结果,一般考虑出血量比较少,在五到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柏油样便,考虑出血量在五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血及便血的表现,出血量有可能会达到一百毫升以上。
黑色大便是消化道出血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黑色大便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不过如果患者近期吃一些动物血制品,食物代谢以后就会导致黑便。如果患者排除食物因素,就要考虑消化道出血情况,导致出血病变原因比较多,和炎症、息肉、肿瘤、外伤、药物刺激等都存在关系,需要患者就医检查,确诊病变后再进行治疗。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硬化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一般不能自愈。但是如果消化道出血量非常少,平时加强生活饮食保养,个别患者可能有出血自行停止的表现。在患者出现病情发作时,需要及时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