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是属于精神病吗
双向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属于精神病范畴,患者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结构和功能改变致精神症状明显。不同人群患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青少年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治疗应综合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成年人因工作、家庭压力患病可能致工作效率下降和家庭关系紧张,治疗要结合调整生活方式;老年人患病与身体机能等因素有关,用药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并给予更多心理支持。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心理和物理治疗,患者治疗中要遵医嘱、定期复诊并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一、双向情感障碍的定义与概述
双向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
二、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范畴。从医学分类来看,它被归类于精神科疾病。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存在失衡,大脑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改变,这些生理基础的异常导致了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包括情绪的极端波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和行为异常,符合精神病的特征。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双向情感障碍可能会影响其学业、社交和心理发展。青少年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青春期的情绪波动。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若发现其情绪大起大落,如一段时间异常兴奋、精力充沛,一段时间又极度消沉、厌学等,应及时就医。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药物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采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2.成年人:成年人面临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双向情感障碍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家庭关系紧张。有家族病史、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或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成年人患病风险更高。对于这类患者,治疗不仅要控制症状,还要帮助其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等。
3.老年人:老年人患双向情感障碍可能与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孤独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躯体疾病,在使用药物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躯体负担。同时,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心理支持和陪伴,改善其生活环境。
四、治疗与管理
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应对能力。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等,可用于严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