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不是精神病
癔症现称分离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发的精神障碍,精神病是大脑功能失调致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癔症属于精神病范畴,其有精神症状表现且病因与精神病相关,但与精神分裂症等典型精神病在症状特点(如典型精神病症状持续、荒谬离奇脱离现实,癔症症状发作与心理因素相关、具发作性且可因暗示改变或消失)和预后情况(癔症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典型精神病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上有明显区别,同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在治疗癔症时需分别注意心理影响、与躯体疾病症状混淆及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等问题。
一、癔症的定义
癔症现称为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这些精神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分离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记忆、意识、身份或运动控制的正常整合。
二、精神病的定义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三、癔症属于精神病范畴
从分类上来说,癔症(分离性障碍)是精神医学的一个诊断类别,所以它属于精神病。它具有以下与精神病相关的特征:
1.精神症状表现:癔症患者会出现意识、记忆、身份等方面的分离症状。例如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昏睡等;记忆障碍可出现阶段性遗忘;身份障碍可表现为患者自称是另一个人等。这些都是精神活动出现异常的表现。
2.病因与精神病相关:和许多精神病一样,癔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一些患者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长期精神压力等之后发病,同时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如情感丰富、暗示性高、自我中心等也在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癔症与其他典型精神病的区别
虽然癔症属于精神病,但与精神分裂症等典型精神病有明显区别:
1.症状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多为持续性的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其症状往往较为荒谬离奇且脱离现实。而癔症的症状发作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具有发作性,且症状表现形式多样,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2.预后情况:一般来说,癔症患者如果能及时去除心理因素,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而一些典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病情较为复杂,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残留症状或复发。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癔症发作可能会对其心理和学业产生较大影响。家长和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避免过度指责。治疗时要以温和的心理治疗为主,如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躯体疾病,癔症发作时可能会与躯体疾病的症状相互混淆。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全面评估,综合考虑。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与其他治疗躯体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治疗癔症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心理治疗方法,如放松训练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